16周新制实施暑修机会增 清大:拟放宽提早毕业标准

清华大学今年113学年度9月起将实施16周的学期新制。(本报资料照)

清华大学今年113学年度9月起将实施16周的学期新制,清大教务长巫勇贤指出,缩短学期主要目的是盼培养同学自主学习能力,跟进国外学习态度和教法,因暑假变长,学生可多修暑修课,学校也研拟配套,可能朝向修改学则方式,放宽提早毕业标准,鼓励同学灵活运用时间。

国立台湾大学系统系统内3校台大、台师大、台科大,从111学年起便和国际接轨,将学期周数改为16周。近年不少大学推动学期缩短成16周,主要是方便本国籍学生出国、实习,也让在台湾的外籍生能返乡过圣诞节,并于台湾农历春节后返台上课。

此前,清大已试行3年的16+2周的弹性学期,外加2周课程让老师弹性决定指定讲义或网站,让同学采线上或自主模式学习,上学期也有52%的课程已缩减为16周。且由教学研究中心进行5个学期的学习研究调查,发现学期缩短不影响学生学习成效。

缩短学期周数的目的有许多面向,清大教务长巫勇贤指出,外界常误以为学校把周数调整成16周,就是国际接轨,但这并非原意,接轨是希望跟进国外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教法,他常跟师生举例,包括英国、香港和美国,都是在不超过16周的情况下完成课程。

「现在的课堂内容可能都会被时代淘汰,」巫勇贤说,过去传统教学方式,让同学习惯要每章节逐个例题教,但即使课本内容教完,也赶不上时代变迁,台湾人上班、学习时间都很长,但科技已进步,应跳脱传统思维,加入新的学习方式,不用再拘泥在课本上,培养同学与时俱进、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态度。

巫勇贤也提到,现行有些课程,老师怕同学不懂或忘记,把很浅较基本的部分拉得很长或重复教,这些课程都可以再精炼,而缩减周数也能让学生假期有更丰富、完整的规画,包括到海外交换、实习等。

因暑假时间变长,学生可多修暑修课,巫勇贤说,学校同时也正研拟配套,放宽提早毕业的标准,例如,以往要3年毕业有成绩优异标准,但未来可能朝向调整学则的方式放宽,只要修完学分就可提早毕业等,不一定要设很高的门槛,鼓励同学灵活运用时间。

清大也透过说明会等场合,与教师、学生和行政端3方多次沟通缩减周数的情形,同学们主要担心,若课程未调整,等于原本课程加快浓缩,学习吸收怕会不如预期。

巫勇贤说,针对同学疑虑,学校也准备懒人包,让老师知道如何调整,例如基本、重复的部分或练习题等,让同学利用自主学习时间来做,把课堂时间花在最精华的内容,能达到同样效果。

巫勇贤也强调,同学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效果绝不能打折,事前透过多个学期研究、讨论,接下来也会把关课程品质,密切与教研中心合作,掌握同学学习的状况,除量化指标,还有质性意见反应等,都会持续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