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建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福建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12日上午在福建会堂开幕。(图/东南网)
福建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近日开幕,省长苏树林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今年福建省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增强产业实力和竞争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准;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加积极主动扩大开放;拓展闽台合作广度深度;构建民生保障安全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报告透露了今年许多民生新期待。
《东南网》报导,福建省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增100所公办幼稚园。新增城区学位7万个。支持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支持高水准大学建设。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制度,推进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稳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人民币(约新台币1578元)。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统筹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路,支援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
调整优化医疗资源规划布局,全年新增医疗机构床位8400张以上。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合理配备使用。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援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引导社会资金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今年福建省将推进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年新开工建设9.4万套、基本建成8万套。发展绿色建筑,强化建筑市场和品质管制。统一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坚决遏制「两违」蔓延势头。
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
打造碧水蓝天绿色家园,加强主要江河源头和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完成「四绿」工程65万亩。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推进养殖业、石板材业和城市内河污染治理,加快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严控工业废气排放,综合整治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扬尘,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推进机动车尾气整治,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
抓好500项省级重点技改项目,实施「两化」(工业化和资讯化)深度融合行动。启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3年行动,推进垂直细分行业、跨境电子商务等特色平台建设。
深化厦门、泉州、平潭和沙县等区域金融改革试点,支援民间资本建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吸引更多境内外金融机构来闽设点展业,加快村镇银行组建步伐。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优化信贷投向,扩大直接融资,创新信托、融资租赁、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
省级许可权内的外资专案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促进外商投资便利化。将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鼓励有条件企业加快「走出去」,培育一批本土跨国企业。
重点落实两岸服务贸易协定赋予福建省先行对台开放的15项试点政策,推动金融、物流、电子商务、医疗教育等领域一批项目对接落地。实施产业对接升级计划,加强与台湾百大企业和高科技中小企业合作。推动漳州、莆田、龙岩等地列入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居住证制度,引导和鼓励农业转移人口优先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支援福州闽江口金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厦门市投资环境国际化、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区域发展同城化,加快福州和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
兴建与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推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购买机制,支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实施文化产业「310」行动计划,支持筹办全国首届青年运动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公共体育场馆一律向社会开放。
数字看2013◎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95%,继续保持全国首位◎「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3.5%◎开展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整治,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同比下降10.4%◎海洋生产总值增长15%,远洋渔业产值居全国第2位◎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达67.2%◎铁路新增运营里程543公里,总里程达2820公里◎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563公里,总里程达4057公里◎实际利用台资增长87.6%,闽台贸易额增长7.4%◎87.8%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读书◎新增5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日天,《政府工作报告》辟出专门的章节,系统阐述全面深化改革,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在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尚属首次。
报告要求,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泉州市开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积极争取国家在福建省开展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
此外,将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推进全省工商业用电同价,开展销售电价分类改革,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建立天然气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
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方面,福建省要求,主动对接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政策,整合优化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推动在福建省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继续精简各种检查评比活动,有效治理社区和村级组织摊派多、台账多、会议多、牌匾多等问题,切实解决基层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