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女手臂酸麻痛 竟是颈椎间盘突出
32岁女手臂酸麻复健针灸都没用,颈椎间盘突出压神经。(示意图/AI生成)
神经外科医师徐秋豪为病人执行内视镜椎间盘切除手术,术前核磁共振显示椎间盘突出(箭号)。(新竹台大分院提供/邱立雅竹县传真)
32岁的黄小姐近几个月出现逐渐严重的右肩至右手臂酸软及麻痛,起初于复健科诊所接受治疗,也去中医针灸推拿,但症状仍持续恶化,直至新竹台大分院生医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求诊,才发现第6、第7节颈椎椎间盘有破裂突出压迫神经,经微创内视镜椎间盘切除手术后缓解症状,隔日即出院。
新竹台大分院神经外科医师徐秋豪表示,脊椎内视镜手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医师将内视镜影像系统透过不到1公分的伤口进到体内直达病灶处,能够直接清楚地辨识骨骼、韧带、椎间盘及神经、血管等精细的构造。
伴随着手术器械及技术的进步,目前脊椎内视镜手术已经能够应用在多种脊椎疾病,包括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椎滑脱、感染、肿瘤等。和传统手术或是显微手术相比,除了伤口小及出血量低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大幅降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及骨骼的破坏。相比之下,病人术后疼痛显著下降,恢复速度也更快,故绝大部分的病人都能在术后当天下床活动,隔天出院返家。
徐秋豪说明,目前颈椎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手术治疗为经前位椎间盘全切除合并融合手术,需将病变的椎间盘完全切除后放入支架行骨融合。此术式的确能缓解神经压迫,但融合后的椎体将丧失原本的活动度,长久下来可能会加速邻近节段的退化。近来虽有新式的人工椎间盘可取代传统支架以维持活动度,但仍须完全移除原本的椎间盘,而且费用较为昂贵。
针对像黄小姐一样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的病人,徐秋豪表示,内视镜椎间盘切除手术能达到足够的神经减压,且不需要放置植入物,得以保留正常颈椎结构,并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和活动度。然而,如果椎间盘突出已经造成脊髓严重压迫时,或是合并椎体滑脱、后纵韧带骨化等情况时,则不适合以颈椎内视镜手术进行治疗。
徐秋豪提醒,随着手术技术及医疗器材的进步,颈椎退化能选择的手术治疗愈来愈多元化,且于高度个人化与精准医疗的年代,病人的年纪、骨质、临床表现、核磁共振影像上呈现的椎间盘高度、含水量、神经受压迫位置等都是判断术式选择的依据,无论是哪一种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都已经有明显提升。建议民众有相关病症时应寻求专业医师协助,充分讨论并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