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檢測平衡力 專家:達標就應踏入健身房
若颐养天年是生命阶段最后的理想状态,那么跌倒就是银发族的天敌。专家指出,重训能够降低长者跌倒机率,进一步增加健康余命,建议只要平衡力达标,无论年龄都应踏入健身房。
教育部体育署112年运动现况调查发现,65岁以上的银发族约6成有规律运动习惯,每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运动时心率达每分钟130下(会流汗也会喘)。
不过,台湾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系副系主任张育恺表示,「333」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概念,也对健康有效益,只是这个标准实际上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运动量。
WHO建议所有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并加上2次重量训练,如此对生理及心理健康的效益最高;WHO更进一步建议65岁以上长者,要额外进行能够训练平衡、反应或协调能力的多面向健身运动,例如太极拳、舞蹈及瑜珈。
张育恺说,只要是行走自如的成年人,就应该循序渐进,达到WHO建议的运动量;亚健康或衰弱族群也鼓励增加身体活动,「只要有动都比没有动好」,但目标就不是预防老化,而是能够独立自主地活着。
那什么是「运动」(exercise),张育恺指出,运动具有严谨定义,是结构性、反复性且可以增强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或柔软度等至少一项体适能,所以许多长者喜欢在公园做的甩手、早操,就较属于身体活动而不是运动,对健康者的效益可能不高。
他进一步表示,体适能中最重要的就是心肺适能,因为心肺适能与许多心血管及慢性疾病呈现负相关,而心肺适能的提升得靠慢跑等有氧运动,要慢跑就必须具备足够的肌力及肌耐力。
然而,许多研究发现,人体骨骼肌肉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年过40岁后,肌肉量会以每10年减少8%的速度流失;70岁后更是每10年减少15%,增加跌倒后失能、卧床甚至死亡的风险。
想维持及加强肌肉适能得靠阻力训练或重量训练。练健康店长、担任健身教练4年的曾子桓表示,随着台湾人口结构迈向超高龄化,意识到运动重要性的长者越来越多,店内已有大约4成会员是65岁以上长者。
相较年轻人重训多是以深蹲、卧推、硬举3项成绩衡量成效,曾子桓说,长者运动目标不会是肌肉量成长或体脂率降低,而是观察日常生活改变,例如爬楼梯、提菜篮、抱孙子是否变轻松,或是白天精神变好、晚上睡得更熟等。
曾子桓提供3招简易居家测试方法,可以评估自身平衡能力与跌倒风险,通过就代表能够进行更进阶的训练。首先是双脚站稳,其中一脚的脚跟连着另一脚的脚尖,若能维持站姿即合格。接着,将重心移往前脚,后脚稍微后退一步并踮起,仅以前脚支撑身体重量。
2招皆能顺利完成者,最后可试着直接将后脚擡起,以单脚站立。曾子桓说,若平衡力达标仍有疑虑,或身体有慢性疼痛,建议先找医师或物理治疗师咨询。
曾子桓不讳言,坊间普遍认为银发族重训的风险一定较高,但这不必然是事实,且长者维持肌力及肌耐力的需求比年轻人更急迫,所以为了正确并有效的运动,让含饴弄孙不再是理想,「能动的都应该进健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