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就有「欧拉伯」! 欧洲惊恐谁是下一个「查理」
法国的《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遭到恐怖份子血洗巴黎总部,包括总编辑在内共有12人死亡,这起攻击事件凸显出欧洲国家目前正在面对一种名为「欧拉伯」的社会现象。「欧拉伯」指的是「欧洲正在阿拉伯化、伊斯兰化」的现象,此次的攻击事件,就是「欧拉伯」为西方国家带来的影响。
「欧拉伯」一词已超过40年,源自于1973年的一本法国时事评论杂志《Eurobia Newsletter》,数年后被广泛定义为欧洲正在阿拉伯化、伊斯兰化,并衍生出「伊斯兰教威胁论」,成为研究现代欧洲政治的重要概念。
目前欧洲的主要国家例如法国、德国与英国的穆斯林总数加起来共有1200万人之多,占了欧洲穆斯林移民的42%,其中这次发生「查理恐袭」的法国,人口中更有10%是穆斯林,专家就曾经预测,如果穆斯林人口继续增长下去,穆斯林人口将超过欧洲本土人口,再过25年,法国就将成为伊斯兰国家。
这种「欧拉伯」现象其实是数十年逐渐形成的,由于在二战之后,大量的穆斯林人口开始持续移民到欧洲国家,加上欧洲提倡的多元文化主义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广泛传播,但由于这些生活在西方国家的穆斯林即使「脱下了阿拉伯袍」,却因穆斯林教的基本教义而排斥接受西方文化。
以法国为例,面对「欧拉伯」,法国当局曾鼓励过移民的穆斯林与法国人通婚,希望能让穆斯林逐渐西方化,却发现移民进来的穆斯林虽然愿意学习法语,在法国工作或读书,却不愿意接受法国的西方文化,反而严格保持穆斯林的生活方式。而由於穆斯林都遵守着伊斯兰教的婚姻规矩,甚至要求与穆斯林通婚的法国男女需皈依伊斯兰教作为结婚条件,于是当局的政策反而增加了法国穆斯林人口。
不只是法国,各国的穆斯林都抱持着相同的观点在欧洲讨生活,也因此导致「欧拉伯」现象日益浮上台面,有专家预测,当欧洲的穆斯林人口超过欧洲本土人口时,许多举行民主选举的国家将可能选出穆斯林的统治者,届时欧洲社会将处於穆斯林的统治之下。
▼「查理周刊事件」上万巴黎民众在共和国广场悼念枪击案死者。(图/达志影像)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东森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