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男早上起床「左手发麻」就医捡回一命 医吁3征状要注意

▲廖茂芳医师呼吁,年满40岁的中壮年朋友要定期追踪血脂和胆固醇的状况。(图/记者游琼华翻摄)

记者游琼华、郭玗洁/台中报导

台中一名42岁的林先生于早上起床发现左手发麻,虽然还能正常行走和对话,但在家人的劝说下,仍前往长安医院急诊。林先生虽不觉得胸闷、胸痛,但自左胸延伸到肩膀手臂的麻麻刺刺感,让医师不敢掉以轻心,紧急检查确认是心肌梗塞并发中风,随即安排心导管治疗与血栓溶解,并放置心脏支架才抢回一命。原来在就医前一周,林先生就已感觉轻微胸闷和喘。长安医院心脏血管科的廖茂芳医师提醒,近期心肌梗塞有年轻化的趋势,只要感觉到「胸闷、胸痛、喘」,很可能就是身体在发出警讯,千万不能轻忽。

廖茂芳医师表示,在就医前一周,患者已感觉轻微胸闷与喘,自认不影响生活就掉以轻心,但其实这时心肌梗塞已经发生。就医前的肢体麻木,其实是冠状动脉阻塞,造成心肌受损,引起次发性血栓,血栓顺着血流跑到脑部,导致出现中风症状。所幸林先生在紧急心脏支架手术后3天就顺利出院,目前持续门诊追踪并服药控制。

廖茂芳医师进一步解释,「心肌梗塞」与「中风」其实都是动脉阻塞,因此两种疾病高度相关。当供应心脏血流的「冠状动脉」被塞住,造成心肌缺氧坏死,就是心肌梗塞;若血栓堵塞脑血管或其他动脉,造成神经损伤或组织伤害,则称为中风。研究显示,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中风较一般人高出2到5倍。

廖茂芳医师提醒,心肌梗塞发生时,不见得会像电视剧情一样立刻抱胸倒地,只要感觉到「胸闷、胸痛、喘」,很可能就是身体在发出警讯,千万不能轻忽,尤其是瘾君子、三高患者更要特别注意。近期心肌梗塞有年轻化的趋势,廖医师呼吁年满40岁的中壮年朋友,除了定期测量血压外,也应善用政府提供的免费成人健检,定期追踪血脂和胆固醇的状况,以预防心肌梗塞与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