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只领角鸮待在窗外树上陪伴 台北动物园上班超级温馨 

▲一家4口领角鸮停留在树枝上。(图/本报资料照/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地方中心综合报导

台北市立动物园在6月下旬进驻了一家四口领角鸮,瞬间成为超级舒压的关注焦点。鸟爸爸和鸟妈妈带着2只幼鸟正进行着居家野外求生训练,4只猫头鹰停留在这里已经超过1周,知情的动物园工作人员即便没能抽空专程探视,有机会路过也一定会抬头看看,牠们是不是还待在原处。

领角鸮属于夜行性动物,常出现在海拔300至1200公尺处,捕食昆虫、小型哺乳类动物,每年10月至隔年2月为繁殖季节,3至5月孵育期。主要生活在都会边缘的浅山地区,牠们通常白天停栖在树丛内休息,晚上才出来活动。即便领角鸮是小型的猛禽,如果其他鸟类发现牠们的存在时,也会群起鼓噪示警

这次台北市立动物园行政大楼前的领角鸮家族会被「看见」,就是园长金仕谦注意到附近的红嘴黑鹎、大卷尾树鹊们一阵鼓噪,正想一探究竟时,赫然发现就在眼前的领角鸮一家四口。

对大部分的人而言,猫头鹰是童话故事或电影里才会出现的神秘动物,因为很少有机会在野外亲眼目睹牠们的身影。由于动物园努力保持园区环境的原始样貌,近年来愈来愈容易在这里观察到野生的山羌、白鼻心鼬獾穿山甲、大赤鼯鼠、大冠鹫台湾蓝鹊竹鸡、黄嘴角鸮等生活在浅山地区的动物。但这回领角鸮就这么明显地停在办公室窗外树上,而且还带着2只幼鸟,对动物园同仁来说,也算是未体验过的新鲜经验

▼园长金仕谦「看见」领角鸮。(图/ 本报资料照/ 东和国小提供,台师大谢芷葳摄)

动物园行政大楼外的2只领角鸮幼鸟体型快跟成鸟一样大、但羽毛颜色较灰白,白天几乎都不会移动位置,偶尔理理羽毛、歪着头看看树下不时来关心牠们的人,或是干脆闭目养神。领角鸮不仅是台湾的特有亚种,也是台湾分布最广泛、最有机会出现在人们生活周遭的猫头鹰,所以只要在都市里环境良好的区域,就有机会遇见尝试人类和平共存的领角鸮。

领角鸮公、母外貌相同,野外一般母鸟的体型较公鸟略大些,每次可以产下2-4枚卵,孵卵的工作由母鸟负责,公鸟则担任提供食物警卫的工作。受精卵的孵化期约1个月,刚孵化的领角鸮宝宝全身白绒绒,约1个月就会离巢,刚离巢羽翼未丰的领角鸮宝宝仍然会聚在一起,接受亲鸟的保护和喂食,同时慢慢地学习捕捉猎物所需的各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