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生活型态」和寿命有关!北医大曝研究:全做到平均多活7年

▲研究显示,充足运动比起没有运动习惯的平均寿命增2.1年。(图/达志示意图)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台北医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5种生活型态」与寿命的关联性,包含「不抽烟、不过量饮酒、充足运动、多吃蔬果以及保持健康体重」,结果发现全面采取健康生活型态者较长寿,比起仅有一项或没有前述健康行为的人,保持5种健康行为的民众平均可多活7.13年,并减少28.12%的年度医疗支出。

台北医学大学公卫学院应用流行病学硕士学位学程罗伟成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与台大公卫学院及中研院统计所共同合作,利用国民健康访问调查资料,分析台湾逾19,000名30岁以上成年人的健康数据,平均追踪逾15年,探讨5种健康行为者的平均寿命评比。

而这是台湾首度针对保持5种健康行为可延长多久寿命进行的研究,也是国际上首次同时推估多项生活型态因子对医疗花费的总和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不抽烟的民众平均可多活2.31年,并减少9.78%的医疗支出,而不过量饮酒者可多活1.62年,充足运动者可多活1.85年,摄取足够蔬果的民众寿命增加3.25年,而保持健康体重的民众,平均可减少18.36%的医疗支出。

罗伟成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体重过重(25 ≤ BMI<30 kg/m2)的民众,寿命可能不会有明显改变,但医疗支出却比正常体重者(18.5 ≤ BMI<25 kg/m2)增加了21.1%。

▲北医大研究5种生活型态和寿命关联。(图/北医大提供)

该研究还指出,国人摄取充足蔬果量的比例有待提升,事实上,达到每日五蔬果的民众偏少,而每周仅摄取1份蔬果的民众,平均寿命明显比一般人减少8.5年,而多吃蔬果的民众则可多活3.25年。

此外,研究也发现,有充足运动的人比起没有运动习惯的民众也显著增加2.1年的平均寿命。罗伟成表示,所谓的充足运动定义为每周至少500代谢当量(min/week),相当于65公斤的成人每天骑行脚踏车30分钟,一周5天;或是每次跑步30分钟,一周3天。

相较于其它国际研究报告,北医大这项研究利用台湾本土健康资料进行推估,且使用较直观的健康指标来阐述生活型态因子对国人健康的影响,该研究已于2024年7月刊登于国际公共卫生期刊《JMIR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lance》。

罗伟成说,过去类似的研究结果在各国也发现明显的族群差异,同样是遵循5项健康的生活方式,新加坡研究为男性增加6.6年,女性增加8.1年的余命;日本男性增加10.3年,女性增加8.3年的余命;而美国男性增加12.2年,女性增加14.0年的余命,显示这项研究成果对卫生政策制定者具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