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人」吃药易伤肝! 警示症状曝光

图、文/NOW健康/陈郁茹 台北报导

肝脏是人体主要代谢器官,就像一座大型的加工厂,不但可以将药品加工成有治疗作用的活性代谢物;也可以将残留于体内的药品,转换成可被身体排除的物质,是在人体代谢药品中扮演重要角色。药害救济基金会表示,大多数药品,在正当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具有相当高的安全性,但少数情形下仍有肝损伤的风险,患者在治疗期间可配合医嘱,定期检测肝功能,降低肝损伤的严重度。

药致肝损伤有2大机转 使用这些药物多注意

药害救济基金会指出,药品开发需要经过不同阶段的试验,并通过严格的审查,才能合法上市,故大多数药品,在正当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具有相当高的安全性。然而少数情形仍有造成肝损伤风险的可能性,轻微如无症状的肝功能指数上升或严重如猛爆性肝炎、肝衰竭等。

药品造成肝损伤的致病机转复杂,大致可分成2类,一类为药品本身或其代谢物具有直接的肝毒性,对肝脏的损伤程度通常与药品使用剂量有关,且大多可预期,例如常见的止痛药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安全性很高,但若服用过量,就会造成肝脏伤害。

另一类则是因个人的体质特异性,而引发过敏反应或代谢异常的情形,与使用剂量关联性不大,通常无法预期严重的肝损伤发生。药害救济基金会提到,据统计数据显示,较常造成罕见肝损伤的可疑药品种类包括,抗结核药、全身性使用之抗霉菌药、血脂调节药、抗癫痫药、非类固醇类抗发炎药等。

使用特定药品可配合检查 提前防止肝损伤

依照药害救济基金会的统计,药品所引起之肝胆疾患案例年龄分布多为50岁以上,比例超过60%以上,显示使用者的年龄(如机能衰退)、共病症(如B、C型肝炎、脂肪肝等)、多重用药(如药品交互作用)等,都是引起肝损伤的潜在风险因子。

▲药害救济基金会叮咛,7大族群如有服用特定药物,多留意用药期间是否有出现不适症状。(图/药害救济基金会提供)

药害救济基金会强调,民众用药期间须注意自己身体异状,如出现恶心、食欲不振、腹部不适(尤其是右上腹不适)、倦怠及皮肤搔痒,甚至出现低烧、眼白皮肤泛黄、茶色尿、灰白便等症状,极有可能是肝损伤警讯,应尽速就医检查。若本身为药品肝损伤高风险族群,包含有高龄、女性、慢性B型及C型肝炎带原者、原肝功能不佳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慢性酗酒者及服用多种药物者等,更应注意服药后自身反应。

最后,药害救济基金会提醒,民众使用药品前应咨询医师及药师等医疗专业人员,了解用药的风险,主动告知目前所有服用的药品(包含中草药)、保健食品、药品过敏史、病史等重要资讯,并遵循医师、药师指示或药品标示使用药品;特定药品须配合医嘱进行肝功能相关之追踪检查;服药期间勿饮酒且注意自身对药品的反应,如出现前述不适症状,应尽速就医。

延伸阅读:

▸医归纳脑中风10大高风险因子 预防血栓从改善血循着手

▸肝癌仅次于肺癌 中医抗癌提升免疫减轻化疗不适拚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