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衝擊...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走入歷史 校長心聲曝

建国中学「人文社会资优班」112学年决定停招,最后一届高二生昨办成果发表后,正式走入历史。图/建中摄影CKPC提供

AI时代来临,走理工科系的学生愈来愈多,建国中学「人文社会资优班」112学年停招,最后一届高二生昨办成果发表后,正式走入历史。校长坦言,近年来人社班参加人数愈来愈少,原先预计招募30多人,但近年真正参与报告大约仅剩下20人以内,人社班虽消失,但会将相关课程融入校园,让所有人都能从中关怀社会,「人社班」将换一种形式存在。

建中先前拍板112学年起人社班将不在招生,今年高二生将是最后一届人社班,昨在校内举办成果发表,学生分别选择主题研究探讨,主题包含,台式应援、选举、运彩等共13个,分4个场地进行。

学生曾敬尧分享,自己除了研究感兴趣主题外,还认识来自各地对人社志同道合同学,虽然未来建中没有人社班,但还是盼将相关课程留下,让人社有兴趣的学弟妹可以选修。

「很遗憾人社班走不到20届。」校长庄智钧感慨,近年来招生人数下降,加上有兴趣不符退出,每届能走到最后不到20个,从集中式转成分散式资优班,再到如今停办,经过不少讨论,除了环境影响外,过去资优班拥有比较多参访、研讨会资源吸引人,随108课纲适性教育,这些资源在普通班也能获取,吸引力就下降。

庄智钧说,虽然科技AI时代来临,但人文社会素养仍是每个建中同学需俱备的工具,高一也有一门校定必修课主要是在学习专题阅读与写作,鼓励孩子自主发想,多关怀社会,并对外界发表;很多议题都是与生活处处相关,也希望孩子能与社会保持连接,对他来说,建中人社班并未消失,「而是融入了校园中每一个学生、班级里」。

教育局长汤志民认为,AI科技化时代来临,学生在选择未来道路时,都会希望能以较有出路的理工类型为首选,特别是前三志愿学校,但「科技不外乎人文」,人文永远是科技基础核心,包含AI设计必须具备人性化,要如何避免AI陷害人类、破坏伦理等。

汤志民说,人文社会课程现在已经走入校园,这也是现阶段每个学生需俱备,过去人社班大多会以文组学生为主,但新课纲注重跨域,让选自然组的学生也可以参与人文社会课程讨论,他也鼓励各校都设置人文社会相关课程,目前也在研究将人文社会讨论或课程,与北市AI学习系统结合,更能弱时新课纲中跨域融合。

第11届人社班、师大附中国文老师许明智分享,可以从研究专题中学到如何思考,也能从这样思考中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工作面试时口条、应对也更流畅,能够清楚表达自己。

第8届人社班、现任北市府副发言人李政轩也说,永远记得人社班推手之一老师黄春木的那句「希望人社班的同学,在理性批判前,能先有感性的同理心」,也让作为幕僚的他时时谨记,保持初心。

今年高二生将是最后一届人社班,昨在校内举办成果发表,学生分别选择主题研究探讨,主题包含,台式应援、选举、运彩等共13个,分4个场地进行。记者洪子凯/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