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奧/怕水土不服自備食物 各國特殊飲食需求曝光

巴黎奥运选手村的餐厅每日将提供4万份餐点,提供给1.5万名运动员;图为国际奥会主席巴赫(前)22日参观奥运村,在选手村餐厅取用沙拉。(新华社)

巴黎奥运即将在26日登场,运动员村正准备应战1.5万名运动员、每天提供高达4万份的餐点的庞大需求;然而,要满足运动员的食物需求却极具挑战性,主办方往往透过宣传本国饮食文化来展现当地风情,但很多运动员则选择保守饮食,以免影响他们的比赛表现,因此各国代表团也坦言各自有不同的饮食需求。

综合媒体报导,巴黎奥运选手村内设置6家餐厅供选手用餐,24小时不打烊,除了提供麦片、汽水和自助餐外,还有法国知名餐厅的厨师制作各种美食,例如洋香菜霜淇淋、蘑菇可乐饼等。法国餐饮服务公司Sodexo Live为运动员提供500份食谱和每天120道特色料理。

此外,选手村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位厨师,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和饮食需要的选手们,其中,还特别设立了法式、亚洲、清真等餐厅,以应对选手们多元的口味需求;预计整个比赛期间将供应高达300万根香蕉和每日4万份的餐点,让这个奥运村成为一个集结了全球美食的最大餐厅。

选手村的饮食服务公司负责确保各国选手的特殊饮食需求,例如南韩队需要泡菜,日本队需要味噌汤,以及加勒比海国家需要百香果等;不过,一些运动员可能会避免尝试新的食物,以免影响比赛,像肯亚代表队和美国代表队都自行携带各自国家的食物,例如乌伽藜和肯亚红茶,爱尔兰代表队则带了大量的燕麦,以确保选手们在赛事期间能够享用熟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