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男大生当白老鼠

(图/本报系资料照)

教育部与国防部推出弹性修业的「3+1」方案,让男大生可以在3年内读完大学、剩下的1年去当兵,遭外界痛批是「馊主意」,行政院长陈建仁为此亲自出面灭火,强调是提供选择并无强制性。但政策影响层面巨大,政府却为了降低反弹,匆促上路,也难怪引来抨击。

蔡总统上任后,两岸关系陷入紧张,蔡英文去年底拍板并宣布义务役延长为1年,适用对象为94年次1月1日以后出生役男,从2024年起实施。

兵役延长争议,因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尽速投入职场赚钱,把服兵役视为浪费时间,加上2024年将面临总统选举,为了降低年轻人对延长义务役的反弹,蔡英文也预告会与学校研商弹性调整课程,让学生在大学4年内就能同时完成学业与兵役。

但无论是当学生还是当兵,都需要一步步落实学习和训练,除非是资优生,否则没有捷径,也不应该有「速成班」。

「3+1方案」缩短了一般学生原本在学校正常修业的时间,无异提供一条捷径让他们能够提早修完大学课程,过去大学鼓励学生透过选修课程扩大学习,可预见为了赶在3年内完成学业,这些学生将抢着修完必修课程,而忽视选修课程,与学校希望学生广泛学习的想法已背道而驰。

服兵役在各国都是一种荣耀,但「3+1方案」却无异在附和「当兵是在浪费时间」的想法,让青年能在4年内既完成学业又可完成兵役,不必另外多浪费1年的时间,这样的政策从观念上就已扭曲。

大学所以规定要读4年,就因为有这样的必要,义务役既然是国民的基本义务,不应该要求学校搞特殊待遇,弹性修业措施只限役男,让原本对学生一视同仁、有教无类的大学教育,硬是要将学生分类为役男与非役男,不仅紊乱教育体制,更失去公平。

修业年限的调整兹事体大,「3+1方案」却在未与社会充分沟通、未取得多数人共识的情况下,冒然推出,把青年学子当成实验室的白老鼠。

归根究柢,这样的政策从一开始就是政府担心年轻人反弹,影响执政党选票的私心作祟,除了「3+1」方案,力拚2024年总统大选的民进党主席赖清德日前也提出,每位私校大学生每年可获学杂费补助至少2.5万元的政策,说穿了,都是因为选举。

学生和当兵原就属于不同的身分,也是人生不同的阶段,前者是为了学习,后者是为了扛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如今却为了拉拢年轻人,硬是要将两者凑在一起,成为「拼装车」直接上路,也难怪会引起社会这么大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