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习会学者:大幅降低台海军事冲突风险
「拜习会」让8月因美国众议院议长裴洛西访台的中美气候变迁合作破裂出现和解。(新华社)
拜习会11月14日举行,时值中共二十大结束不久,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解读,对北京而言,「能见面就算赢了」,除了能凸显中美地位平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藉外交互动再确认其权力合法性。台海议题方面,本次会晤大幅降低台海军事冲突风险,对区域政治和平稳定至关重要。
王信贤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中美都期待元首会晤,美国却尤其需要这场会议,他解释,拜登失守众议院、面临2024年总统大选压力,更得在多边场合展示领导全球的龙头地位。
王信贤指出,对于成功连任的习近平,则借此绝佳机会,宣扬其外交理念与全球观,并凸显中美平起平坐。习近平在会晤时向拜登「介绍二十大重要成果」,更展现出权力巩固的姿态,同时透过外交互动,让世界首强美国更加「确认习近平权力的合法性」,这种象征性意义于内宣或外宣上都很重要。
王信贤分析,拜习讨论之议题中,以台海问题最具分岐、各说各话,但两人对台海稳定、不发生冲突又有共识;中美未来虽将持续于台海问题上竞争,但本次会晤大幅降低台海军事冲突风险,这对区域政治和平稳定至关重要。
会前,拜登称希望透过会晤厘清双边红线。王信贤对此指出,台海局势、俄乌战争、北韩问题,以及美中科技战等关键议题,中美都清楚彼此红线在哪里,本次会谈最重要的是确认未来红线的弹性范围有多大。
王信贤强调,中美长期战略性、结构性竞争不会改变,因此很难真正建立互信,期望一场元首峰会就解决问题并不实际,但拜习过去曾有私交,实体会晤仍有助于战术上管控分歧、预防危机进一步升级,也让许多重要议题能继续谈下去。
谈及未来的中美关系,王信贤认为仍是「斗而不破」。他提醒,中国的政治权力已稳定,内政对外交的影响与变动不大;美国变数则较多,期中选举后,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与外交委员预期将由共和党当头,届时可能更积极打台湾牌,重量级议员是否再相继访台值得注意;此外,还可关注《台湾政策法》、是否对中加强科技管制、重起疫情溯源调查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