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到巨亏!陆口罩狂潮急降温...他捧千万入场「半个月亏光光」

▲促使王刚合伙人决心杀进口罩市场主因,是有不少同行转型后「听说赚了几百万」。(图/澎湃新闻

记者蔡仪洁综合报导

从天上掉到地下只要半个月,继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大陆对口罩的需求暴增,不少人捧着资金进场山东济宁的王刚(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他与合伙人投资300万(人民币,下同,约新台币1255万元)开设口罩工厂,10天内赚进30多万元,他原以为可以很快回本,但市场却在4月底趋于饱和,面临巨额亏损

「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积蓄,一下回到了解放前」,王刚2日向《澎湃新闻》述说自己杀进口罩市场的遭遇,他4月中旬投资生产口罩,10天内2笔订单,3天生产完利润超过30万元,「我们每只赚5毛,一天一夜就赚了15万,你想想那是什么感觉,看到口罩机就像看到金山。」

然而形势便急转直下,4月底市场开始饱和,供大于求,再没大订单,口罩利润也骤降,王刚和合伙人投资的300多万元眼见要亏光光,他在五一劳动节时天天靠打游戏麻醉自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天天打游戏麻醉自己,晚上一直打到累得受不住才睡。唯一出去的时候,就是买烟。」

据这些业内人士观察估算,疫情初稳开始进场的口罩生产线投资者,90%都无法收回成本,「不上N95口罩机还好些,上了N95口罩机的,亏损百万很正常。」

▲王刚企业无菌生产室。(图/澎湃新闻)

报导指出,业内有这样的说法「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最赚钱的还是那些原本就生产口罩,以及疫情早期杀进市场的。对于「口罩机就像印钞机」、「有口罩重镇造出许多千万富翁」等传言,业内人士多避讳不谈,「中国讲究富不外露。另外,也担心被骂发国难财。」其中一人强调,「你们只看到那些笑的,没看到那些哭的。」

经过朋友开导,王刚在考虑转行。目前,无纺布袋市场在恢复,他们决定以无纺布袋为重心,将口罩作为副业,「仅剩的希望在出口,谁也不知道以后的疫情形势如何,边做边看吧。」

▲从暴富到血亏,只用了半个月。(图/澎湃新闻)

天眼专业版资料显示,以工商登记为准,1月1日至5月31日,中国大陆口罩相关企业新增注册70802家,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255.84%。其中,4月35260家,5月开始下降,为10283家。此外,据央视报导,3、4月,中国验放出口的口罩就达278亿只,约为去年全球口罩总产量的3倍。4月24日一天,就出口10.6亿只。

如今,大陆市场上原本达不到口罩生产标准的80%级(过滤效率)以下熔喷布,已从4、50万元每吨,暴跌到每吨万元,95%级熔喷布也从最高时6、70万元降到25万元,99%级熔喷布则从70多万元降到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