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禹羌文化交流 「大禹治水」喻两岸:沟通取代围堵
海峡两岸禹羌文化研讨会7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两岸1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希望透过研究大禹文化推动两岸人文交流。台北夏氏宗亲会荣誉理事长夏德威以大禹治水「疏通取代围堵」来比喻两岸关系,呼吁建立沟通管道,用围堵是不会成功的。
此场研讨会是「第一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暨2019(己亥)年大禹诞辰祭祀典礼」的分场活动之一,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和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共同主办。
夏德威在欢迎晚宴时谈到两岸应该弘扬大禹精神。他指出,大禹用疏导的方式,历经13年平定洪水,时间回到现代,任何洪流,例如中美贸易,「美国用围堵方式、关税壁垒方式来围堵,证明是不会成功的。」
▲两岸超过150名专家、学者、大禹后裔出席研讨会。(图/记者曾俊豪摄)
除了中美关系,他还表示,「两岸一家亲,应该要建立沟通管道,而不是用围堵方式,所以要发扬大禹精神,用围堵是不会成功的。」
北川羌族自治县县长瞿永安则在研讨会上提到,大禹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充分利用好会议成果,深化大禹文化的研究交流,普及和传承好大禹文化,推动海峡两岸人文交流。
位于四川绵阳的北川以「大禹故里」闻名,自古以来,北川人一直视大禹为先祖圣王,时常自发举行祭祀活动。2009年7月,北川「大禹祭祀习俗」、「禹的传说」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2011年5月,「禹的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2017年5月,北川地震遗址保护区则被国台办设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北市夏氏宗亲会荣誉理事长夏德威。(图/记者曾俊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