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支持企业“以训兴业” 今年已培训82万余人次

中新网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支持企业以训兴业,并打造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开设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新职业培训内容,增设互联网营销网约配送、媒体运营等新业态培训课程。今年以来,全市共培训82万余人次,惠及企业2万余家。

这是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贺锐在今天举办的“2021年北京市就业创业工作发布会上介绍的。

他表示,北京不断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全职业生涯全过程衔接的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劳动者高质量就业。

目前北京市技能人才363.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12.3万人。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北京市聚焦科技创新、城市运行保障和生活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以训兴业,开展岗前适应性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以工代训

为更好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在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劳动者高质量就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市政府办公厅今年3月印发《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做好常态疫情防控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继续实施以工代训补贴政策,施行以训兴业培训补贴政策,支持北京市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等单位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谈到“以训兴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市场处处长高永辉表示,去年以来,为积极应对疫情对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影响,北京实施了以训稳岗培训补贴政策,全年惠及6万企业、培训百万职工,实现了为企业纾困、为职工稳岗的预期目标。

他表示,新出台的“以训兴业”政策呈现“拓、放、融、新”四个特点:

“拓”是指拓展范围标准。范围上,由北京市参保企业扩大到个体工商户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建立分类补贴新标准。适当加长培训时长,更加系统的使职工培训满足企业不同类型培训需要。标准上,由去年的40课时1000元标准,调整为按线上线下不同类型、点播自有不同课程、40-80不同课时分类设置补贴标准。

“放”是指开放多元搭建培训平台。常态化征集平台和课程资源方,符合条件的资源方均可入驻平台,打造市场化闭环式、可持续的运行机制。支持“一企一策”打造个性化培训课程,企业可线上线下结合、点播自有课搭配,按需组合选课。

“融”是指融合培训考核全过程。增加结果考核环节,打造一体化学课考核模式,发放电子合格证书,提高培训效果评估力度,增加学员学习荣誉感

“新”是指创新技术监管服务模式。在去年“互联网+技能提升培训”政策基础上,形成“制度+技术”的监管服务机制。实现平台一键申请、全程无纸化操作,通过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培训记录可追溯、不可篡改,杜绝培训舞弊行为。

贺锐在发布会上指出,北京打造灵活多样的培训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课时衔接、直播点播课程互动、知识技能跨界学习,丰富通用性专业化课程体系,开设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新职业培训内容,增设互联网营销、网约配送、媒体运营等新业态培训课程。今年以来,全市共培训82万余人次,惠及企业2万余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