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尹明善:昔日摩托车大王 力帆飘摇造车梦碎
2017年,年近八旬的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创始人、昔日摩托车大王、重庆前首富尹明善在退休之际,对力帆寄予了厚望。
然而,时间仅仅过去三年,经历骗补被罚、销量滑坡、资金链断裂的力帆已债务缠身、风雨飘摇,尹明善的“逍遥梦”也早已破碎。
10月13日晚间,力帆发布公告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已下发《调查通知书》,因力帆控股、尹明善及其家族成员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同时公告显示,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将被实施破产清算。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因此监管部门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当然,除对公司罚款外,一般还会对直接责任人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话,实际控制人会面临刑事责任。”10月19日,有证券行业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除此之外,权益受损的投资者也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但接下来事件如何发展,就要看证监会的调查结果了。”
此时,曾劳动改造18年、54岁开始卖摩托车、最终在72岁带领力帆成为A股民营汽车第一股并建立百亿力帆帝国的尹明善已是82岁高龄。
而力帆之殇,即便是半生浮沉的尹明善恐也难以回天。
传奇首富的多面人生
“中国第一家上市A股的民营乘用车企业”“中国第一位进入政协高层的民营企业家”“中国五百强企业”“重庆足球名片”……
提起几乎是与重庆现代制造业共同成长起来的力帆,在重庆几乎家喻户晓,而其创始人尹明善更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传奇人物。图书出版、摩托车、汽车、房地产、金融、足球……尹明善一手创立的力帆帝国将触角越伸越远,“重庆首富”“摩托车大王”称号背后,尹明善的多面人生令人唏嘘。
“聪明的猫会时时保持蹲伏的姿态,等待一阵风再度吹开这扇门时,一跃而出。我就是这样一只待机而动的猫。没有变成活化石,是因为我一直在向环境、向命运、向自己挑战。”
正如尹明善所言,一直以来,他都是那只“待机而动的猫”。
1979年,41岁的尹明善正式结束了长达十八年的劳动改造。在这期间,他不仅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人,还自学了英语。也正是如此,在结束改造后,尹明善被调往重庆设计院担任英语老师,并在之后进入重庆出版社。
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神州大地,已经成为重庆出版社副社长的尹明善嗅到了商机,毅然“下海”成为一名图(参数丨图片)书出版商,并成功发行《中学生一毛钱丛书》,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年,因图书行业难以承载更大的梦想,已是重庆市最大民营书商的尹明善决定重新开始,并在年底与国内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之一的宗申集团创始人左宗申联手创办了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正式开启摩托车制造生涯。
这年,尹明善已经54岁。
九十年代的重庆以摩托车闻名,本土品牌嘉陵、建设是当地的巨头,掌握着摩托车“心脏”发动机的大部分市场。大厂不愿把发动机卖给小零售商,部分小厂只好花高价从外地买来质量很差的发动机,以次充好。
“要造出全中国、全世界没有的摩托车发动机。”40平米的车间、9名员工,看到商机的尹明善带领员工创造了当时两个“中国第一 ”:全国第一个100毫升4冲程发动机,以及全国第一个100毫升电启动发动机。
随着规模的扩大,如水冷、多气门、电喷、双燃料、二次燃烧、大排量等当时摩托车行业中的领先技术也被力帆率先开发出来。
2000年,力帆摩托以产销发动机184万辆、销售收入达到38.5亿元的业绩,超过嘉陵、建设等品牌,成为全国销量第一的企业。
在这一年,62岁的尹明善以5.5亿元净资产荣登2000年福布斯50位中国富豪排行榜。
也是在这一年,力帆将触角伸向足球行业,以5580万元买下了寰岛俱乐部,杀入中国足坛,扛起重庆足球的大旗。
2003年年初,65岁的力帆实业(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正式当选为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这位总资产达十多亿元的民营企业家也成为了副省(部)级的官员。此时,力帆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
近20年的创业历程也造就了尹明善在危机中发现商机的能力:在摩托车市场迎来萎缩之前,尹明善将目光放到了挑战更大的汽车制造业。
不同于以往创业的顺遂,对核心技术要求更高、投入更大的整车制造也给尹明善晚年的“风波”埋下了伏笔。
坎坷造车路
事实上,从摩托车、汽车、足球到新能源汽车,再到氢燃料汽车,尹明善带领的力帆一直在追逐行业风口。
“到处是丰田,遍地桑塔纳,问问力帆人,要我们干嘛?”在力帆工厂外墙上红色的标语承载着尹明善的造车梦。
2003年,尹明善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80%的股份,将“轰达”商标正式改为“力帆”,并开始在北碚建设轿车生产基地。与尹明善同一年闯入汽车领域的还有比亚迪的王传福。
然而,造车之路注定是一条艰难而狭窄的赛道,除了核心技术,还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按照2004年发改委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力帆需在三年内实现20亿以上的累计投资,还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机构和5亿以上的研发投入。在这一政策下,力帆轿车“准生证”落空。直至2005年12月,力帆汽车才迎来转机,获得国家发改委列入轿车生产目录的批文。2006年1月,力帆首款车型力帆520宣布上市。
而在他之前,同样起家于摩托车行业的李书福,已开着吉利汽车先行一步了。
根据当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06年我国汽车销量超过7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5%,第一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年累计销售214.67万辆,在最畅销的10大轿车品牌中,自主轿车品牌夏利、吉利QQ榜上有名。但力帆520在当年的销量却不足万台。
随着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爆发,力帆也迎来高光时刻。2010年11月,力帆汽车成为首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车企。就在同一年,重庆力帆置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尹明善正式进军房地产行业。
但“重庆首富”光环之下,缺乏核心技术与专注力的力帆,在造车之路上开始掉队。
“力帆的发展历程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节奏息息相关。”10月19日,有汽车业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早在力帆上市之前,中国民营汽车企业的分化已经十分明显,而力帆的困境在于其摊子铺得太大,走向边缘的原因也与缺少研发能力、不注重产品质量、造车不专一、过于“投机”、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战略息息相关。
“2395辆新能源车不符合补贴条件,涉及骗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亿元。”2016年被曝出的“力帆新能源汽车骗补丑闻”几乎成为力帆命运的转折点。
随后的2017年、2018年、2019年,力帆股份连续三年的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2019年扣非净利润更是巨亏近44亿元。
根据力帆股份2020年上半年财报,其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仅为15.8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跌69.42%,净利润为-25.95亿元,同比大跌173.99%。总资产约为169.6亿元,净资产仅剩1.06亿元人民币,负债却高达167.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高达98.87%。
此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力帆实业曾于8月24日发布《关于累计涉及诉讼(仲裁)事项的公告》,公告显示,目前公司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其中,截至2020年6月18日,公司(含子公司)近12个月内涉及诉讼(仲裁)事项的金额合计人民币29.06亿元。
然而,比起经营亏损、债务压顶,失去造血能力才是力帆最致命的问题。
9月17日,力帆公布的销量快报显示,今年9月,力帆生产传统乘用车19辆、新能源汽车67辆,当月乘用车生产合计86辆;1-9月乘用车生产合计2254辆。9月,力帆销售传统乘用车81辆,新能源汽车65辆,当月乘用车合计销售146辆;今年1-9月,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990辆。
这也意味着,目前公司乘用车业务实际经营面临停滞,乘用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业务下滑显著,国内市场基本丧失。
拯救力帆,何去何从?
力帆,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更是一个联动深远的产业链条。
早在去年十月,重庆政府就召集地方金融办及相关银行机构债权人组成债委会,要求各部门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
9月14日,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更是化身“白衣骑士”,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介入力帆的重整工作。
但力帆还未迎来重整曙光,尹明善及其家族成员被立案调查的消息再次打击了市场的信心。
尽管力帆在公告中指出,本次立案调查事项系针对公司控股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的调查,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无关,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不产生影响。但立案调查消息发布后,次日力帆股份毫无悬念地一字跌停。
“这是我的孙女,尹安妮。”今年4月27日,满头白发的尹明善把力帆汽车托付给了95后的尹安妮。新任力帆控股副董事长的尹安妮,也在当天的股东大会上被推选出任力帆监事会股东监事。
事实上,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摩托车业务被视为力帆翻身的“救命稻草”。今年前三季度,虽然摩托车业务出现下滑,却是力帆业绩报告中的亮点所在。
“尹安妮到来之前,力帆就选择集中资源发展摩托车产业。”有熟悉力帆的人士告诉记者。
力帆也在其半年报中表示,对公司业务发展重心进行调整,重新聚焦其赖以起家的摩托车业务。下半年,公司将持续以KP系列产品为核心进行推广,进一步扩大KP系列车型的产品线。
“如果还想要在汽车行业生存,那么大概率是被别人收购,或者说变成了别的汽车企业的一部分,才有可能继续存在下去。”今年早些时候,汽车分析师钟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力帆在汽车业基本已经出局了,但如果能把摩托车做好也是有可能翻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