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曹兴诚和马斯克同样是统一加速师(陈国祥)

世界首富的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上最近献计说的是,可把台湾变成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以避免台海冲突,让北京取得台湾部分「控制权」,让中共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统一台湾大计,这就是助共为虐了。(新华社)

两岸统一并非台湾主流民意,数十年来中国诱之以利,吓之以武,台湾愿意统一者反而越来越少。执政当局基于国家安全考虑,从不公开明白倡议台湾独立,即使是衷心向往法理独立的民进党总统也戒慎恐惧,不去踩中共的底线。陈水扁说得直白,「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即使武力高强的美国,政府首长也不鼓吹台独。

道理很简单,绝大多数中国大陆以外的台湾官民与国际人士都希望两岸维持现状,不愿意成为中国统一台湾的加速师。偏偏有两种人虽立场与心意不一,但殊途同归,自愿或非自愿地帮助中国加速完成统一大计。

世界首富的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上最近献计说的是,可把台湾变成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以避免台海冲突。他担心台海发生战争,会使全球经济下跌三成。从做生意的视角看,这个估计与顾虑不是杞人忧天,但主张把台湾变成一个「特别行政区」,让北京取得台湾部分「控制权」,让中共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统一台湾大计,这就是助共为虐了。

马斯克富可敌国,但提出的解方却愚不可及。怎么可以为了息事宁人,就把一个国家的主权轻易切割让渡掉呢?这种要台湾「交出控制权」的馊主意,堪称两岸统一的加速师,难怪中共外交部发言人虽不苟同外国人论中国事,却也认为此提议很赞。

另外一种加速师出发点不同,但结果将是殊途同归。他们明白主张台独,严词否定一个中国,认为「九二共识」及「一中各表」完全是胡说八道,因而主张与中共硬碰硬对干,大不了全民皆兵,练好枪法,在海滩、在巷内、在山中与共军决一死战。他们自以为是真爱台湾的台湾人,那些不愿苟同者则是中国人。如此勇字当头的台湾人,究竟将加速台湾的独立还是两岸的统一呢?

大陆那边早就放话说,台湾独立是完成统一的最佳捷径。中共虽然声讨台独不遗余力,但也确信台独越是甚嚣尘上,越能激发解放军的斗志,越能挑起中国大陆民众同仇敌忾的情绪,越能增强中共强制统一台湾甚至武力犯台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台独实践者以为有老美当靠山,必使中共深为忌惮,不敢动武去阻却与制裁台独,因而有恃无恐。殊不知在美中战略对抗加剧之下,两岸关系远远溢出内政范畴,成为美中冲突与较劲的核心问题。台湾愈是被其认定「倚美谋独」,它越是有紧迫感要加速收拾台湾,越是要加大力道施压甚至制伏台湾。

曹兴诚这类口头上豪气干云的人,不仅用最有挑衅意味的言词刺激陆方,而且以最有挑拨分化台湾民众之间关系的话语说事。最新的事例是前总统马英九呼吁当局别再以「Taiwan National Day(台湾国庆日)」作为国庆日的英文名称,前联电董事长曹兴诚居然反呛说「你要欺负台湾人到什么时候?」马英九不赞同「台湾国庆日」的发言完全本着中华民国宪法,而期望蔡总统言明两岸「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也是本于宪法和两岸关系条例的主旨与规定,非属个人主观意见。曹兴诚辱骂一个遵奉宪法和法律的人,将他称为「中国人」,也就是与「台湾人」区隔、对立,属于非我族类,完全站在中国立场「欺负台湾人」。这是哪门子的逻辑?分明是不断在内部找敌人,分化国家团结,削弱国力,让中共更快速统一台湾。用曹兴诚的语法质问他,就是:你这个台湾人为什么要帮中国人欺负台湾人?

更可议的是,如果宪法及增修条文有问题,如果两岸条例真的「祸害台湾人」,只有在立法院拥有过半以上席次的民进党可以主导修订,民进党无意于此,曹兴诚居然把帐算在马前总统帐上,谩骂「马英九这位中国人不帮台湾人去除这个祸害台湾人的条例,还要坚持这条例来祸害台湾人,你还有道德良知吗?」曹某的悖理、狂妄、粗暴已到匪夷所思地步,他怎么不去质问蔡英文主席为什么全面执政多年还不修宪、修法?「有没有道德良知」?至于将大陆定位为中华民国主权之下的地区,究竟如何「祸害台湾人」,曹兴诚是思之无理,说之不清。他以为否定「一中」,台湾就海阔天空,安全得以确保。这种论断既无知又鲁莽,既分化了台湾民众,也是没有必要地去挑衅中共。

实际上,国民党和民进党执政时都是恪遵「一中」宪法的,即使内心不认同,也不公然违背或是否定,关键原因正是两岸关系目前尚有保护和平作用的「护栏」,所以不可随意拆卸。如果台湾的执政当局否定宪法的「一中」精神,而主张两岸两国、一中一台、一边一国甚至台湾独立,在自爽、自嗨之后,必然遭受对岸军事压力,甚至引发战争。后果承担得起吗?曹兴诚赞助的「黑熊」抵御得住中共常备军的凌厉攻势吗?陈水扁和蔡英文两位民进党籍总统深知其中利害,所以让这个护栏继续存在,而不愿协助中共加快统一进程。

缓和统一压力与战争危机无疑是台湾的当务之急,马前总统一再呼吁的「避战谋和」,正是深明战争将对台湾造成严重伤害,必须尽量以智避之。两岸之间如何避战?釜底抽薪之计当然是中共放弃以武逼统的选项,但这不符中共意念,所以必须谋求和平相处之道。马英九执政期间两岸之间「九二共识、一中各表」默契的实践,创造了避战谋和的佳绩,堪为典范。

两岸之间在主权问题上存着无法化解的矛盾,要和平相处,要官方交往并处理共同性问题,唯一的办法是「搞暧昧」,精髓就是相互尊重对方立场,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不挑战共同的政治基础,但各自保留诠释的空间。

九二共识体现的精神与价值,绝不是曹兴诚所说的,「一中不容各表,各表即非一中」,因为他不明了主权与治权不必然合一,否则如何解释马英九与坚持一个中国的习近平会面?他们都自称是「中央政府」领导人,如果是两国主权相互独立的「国家」,马习如何可以会面?关键在于「一中各表」,也就是在同一主权主张之下,两国治权的领导人对其意涵各有界定,故得以相聚一堂且平起平坐。

曹兴诚不谙政治,误以为「一中」不容许「各表」,如果容许「各表」,那就是两中而非一中。殊不知在马英九执政时代,两岸各表的「一中」,是两部宪法主权相互涵盖之下的「一中」,而非主权不相干的二个中国。这就是求同存异的具体实践,用智慧与谅解拉开了模糊性空间,将彼此之间的矛盾暂时搁置,不去碰触,避免纠缠其中而无法互动交往,无法处理共同的问题。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缓冲器与海绵垫,其作用如同大小腿中间膝关节的软骨一样,避免直接摩擦。现在曹兴诚和民进党一样,将九二共识完全否定,其结果好比软骨被磨薄了,骨头末端随而变厚,形成骨质增生或骨刺,干扰关节的活动。当软骨完全消失,骨头直接摩擦,人就无法走动了。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九二共识不能丢,求同存异不可失,否则两岸只有兵戎相见了,结果就是加快统一了。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