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司法不是不用吃草的马 (陈述恩)

士林地方法院法官李昭然4月12日坠楼身亡,3日在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举行告别式,除司法院长许宗力到场向家属致哀,还有许多司法界人士和首长参加,场外也出现各界人士赠送的大量白花花篮致哀。(图文:赵双杰)

接续连日讨论多时的司法人员过劳,日前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员会举办「失控的正义1─又要我们『共体时艰』!如何简化侦查、审判诉讼程序与书类制作及人力增补」公听会,会中邀集学者、法官、检察官、行政院人事总处代表,讨论司法过劳问题。(简要文字报导可参。)会中不同身分的人各自的看法固非无见,但笔者认为,目前司法高层最应该担心而应特别正视司法基层士气低落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大。司法人员整个工作团队都有严重的士气问题,可司法高层都是司法官出身,虽是查案、审案的老手,但鲜少修习过管理学的学分,更几乎没有行伍领军的军事体验。

军队不怕长期处于作战的状态,怕的是这只部队没有士气,精神战力不足以支持长期抗战。打仗不能只看战场上有几把枪。防护设备是否完善?子弹粮饷是否充足?后勤支援是否稳定?给养医护是否健全?如果长官既要求部队坚守宽大的战场正面、还要面对倍增的敌人,但只给有限的弹药,还要部队「共体时艰」,折损的兵力要一年后才能补充,补充新兵还没到任即纷纷落跑,你如果是现在第一线的士官兵,难道不会也想逃?

这就是司法的现况。

在公听会中,曾任法官的黄士玮律师说,「认真的法官,(在司法体制中)都一个个变成没有感情的结案机器,接着再让受不了办案水准的法官一个个离开法院,『这不是劣币驱逐良币,这个制度会让每一个本来的良币,一个个不得不变成劣币。』」听来令人感到心酸,更令人惊心的是,我们人民竟然要把动辄限制人身自由(有期徒刑)或是涉及几年的劳力所得、祖上积累财产的案件,就交给这种心态法官的来审判?这会是我们一般人对司法的期待吗?

现在的基层司法,机关不分院方或检方,人不分司法官、事务官、书记官,只要是实际从事侦查、审判、执行业务,大都处于重度过劳的状态。就如高等法院民事庭法官周珮琦在公听会所说的,加班分成「有加班费」的加班和「无加班费」的加班。因为每月核给的加班费很少,但分配的案件量都远超过正常工作时间所能消化的量,是以加班超过时数是常态。问题是,超过能报支时数之后的加班呢?好一点的单位超额的加班时数还能换补休,差一点的单位或超过公务人员服务法规定的60小时加班时数后的加班,纯粹是公益活动。

如果这是一个周边福利很完善的企业,诸如免费托儿所、供应三餐餐点、合理的办公环境,或许还能填补员工过度工作、劳力与回馈不对等的心理不平衡。但实况不是如此。不少司法机关建筑物列在古迹之列,其他不是古迹的,办公室也窄小拥挤、不见天日。有的在市中心,停车一位难求。此外,业务预算经费是少得可怜,电脑通常是五年以上的设备,当机故障家常便饭;为了节能减碳(实际是为省电费),傍晚五点半一到冷气自动停机,热死办公人员。晚上要加班的怎么办?那是你们自愿的。

再看看自己领到的薪水条?

这在书记官特别明显。

书记官身为司法实务运作重要的枢纽,几乎左右检察官、法官的办案效能,但大都职等列等低、起薪低、专业加级普通、加班费小气,却要做包山包海的工作。书记官们经常自嘲,除了判决书不是书记官写的之外,其他整个案件所有事情都是书记官办的,此言不假。

难怪书记官流动率屡屡创新高。而且书记官这个工作的名声已经恶性循环到一个程度,有考上的书记官听说分发到艰困的院检(台北三地、桃园、台中、高雄),直接不来报到,或是报到几天后就被吓跑。问有在准备高普考的人就知道,有哪一个职系的公务员竟然可以连续三年招考500人还补不满?可见不是只有一般退休的书记官要补充,离职、转任更是层出不穷,难怪年年空缺一堆。当风评不好流传多年,年年招不到人就是常态。更深一层的说,司法高层们应该要更有危机意识的点是,艰困战区的院检书记官,老兵一直跑、新兵补不了,书记官们平均年资不长,经验传承会逐渐出现断层,司法官办案没有干练的助手,这对我国整体司法是否是好事?应该不言而喻。

马儿不可能又要跑,又要不吃草。司法高层们对基层下属,不要只想着防弊,重点应该放在兴利。工作疲劳程度和司法人员有得拼的警察人员,去年一口气调薪15%,而且还有六都的繁重加给。反之各级司法人员的薪资调整幅度与一般公务人员无异(今年年初调4%),也没有六都工作量倍增的繁重加给,甚至连加班费都极其有限。这种悲惨的工作单位怎么可能还有士气可言?难怪大家纷纷「块陶」啊。

(作者为司法实务工作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