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张郁柏》教育不是生产考试机器的工厂

教育部。(资料照片

不少团体或学者主张我国的大学入学制度应该「回归1950年代的联考制度」或「增加指考名额」以达入学的公平性,作为一个走过这些历程,刚刚从大学毕业生的我,对这些主张深感忧心,并想借此文来回应诸类说法。

目前的多元入学制度可分为「繁星推荐」、「个人申请」及「指考分发」,三者皆须参加某种「考试」。不过,选择以「指考分发」入学者,不需要经过任何书审或面试程序,只需考完笔试后选填志愿序,让分数将你分发至特定科系,这样的程序让考生只能透过「把考试(其实是笔试)考好」进入大学,造成学生们不重视任何与考试(笔试)无关的能力培养。

以我当年就读的高中为例,美术课家政课、音乐课等经常被指考科目老师们「有借无还」地挪用,老师也准许同学课堂上自修考试科目,形成同学们上美术课时手上拿数学课本,或上体育课时待在树荫下准备考试的怪状。这些不正是早期联考制度下的现象吗?

现行的指考分发制度单以笔试测验成绩为入学标准,且允许学生选填100个志愿,又不用准备任何书审资料,因此学生们往往没有认真花时间了解该科系的状况,造成需要浪费大一及大二的宝贵时间来摸索。相对地,繁星及个人申请制度更重视学生的多元发展,考试成绩仅为评量的一环,学生仍须经过书审和面试的关卡,且只准许申请6个科系,确保学生选填前有经过深思熟虑,同时在准备书审资料及面试中,学生能更加了解此科系的课程规画及未来发展。

论者道,鉴于繁星及个人申请制度需经过书审及面试程序,因此选才的标准流于面试官主观意识而「不公平」,忽略了「经济弱势者」无法参与多元课外活动进而于书面审查时处于不利,唯有透过单一考试来分高下才能保证入学的公平性。其实,这种「考试才公平」的想法,只是迷思。

首先,繁星及个人申请制度同样要求学生参加联合考试(学测),只是该测验降低考试难度并采级距制,确保同学不必执著于些微的分数差距,也不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补习班参考书上以学习高难度的知识。试问,经济弱势者有条件负担高额的补习和参考书费用吗?

再者,书审资料反而有可能使经济弱势者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因为书审资料真正在乎的是同学于中学期间参与课外活动,以及聆听演讲的心得和表现,而这些机会是学校能够也应该提供的。又为了避免社经地位落差所造成的影响,教育部对于书审资料「学习历程档案」的建置亦规定了「教师认证机制」及「限制参采数目」以提升审查资料的公信力及公平性。试想,今天一位同学面试时,拿出了许多自己的国际志工经验或游学经历,但这些活动与应考科系的专业没有必然关连,面试官就真的会傻傻地觉得这位同学适合自己的科系吗? 只怕未必吧。

最后,也有人说有钱、有关系之人的孩子能在面试时获得较有利的机会,这也是多元入学制度在台湾长期受到的主要挑战。我国的文化似乎认为只要有人与人的接触,就会有流弊的产生。但承前所述,繁星及个人申请制度仍须经过联合考试(学测),不至于毫无客观标准。又,经济弱势者透过说明个人于逆境中的努力,以我访谈教授所得到的回复,这样的同学会得到面试官的赏识。反之考试分发制度只看考试成绩,家境富裕的孩子能透过至名师补习班补习、买大量参考书、聘请家教来提升考试分数,弱势的孩子却无力负担此些高额费用,使经济的不利反映在了形式化的成绩上,软实力也无法被彰显。

综上所述,对于「回归联考」或「增加指考名额」的主张,我以为不可,甚至应该逐步减少指考名额。现有的「繁星推荐」、「个人申请」制度仍有以客观的学科能力测验评量学生的「硬实力」,还多了书审和面试等评价学生「软实力」的多元指标,是更全面的选才制度。透过这样的改革,我国才更有机会破除「考试才公平」以及「考试考得好才是人才」的传统迷思,并避免我国的教育培养出「只会考试」的学生。

教育不是生产考试机器工厂,选才标准的多元性应该被重视。(作者为大九学堂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