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台铁公司化,安全性是假议题(练鸿庆)

针对台铁工会发起的五一集体休假不加班,有「激励因子」就会有「惩罚因子」,民进党习惯以政治干涉专业,这才是台铁工会对「公司化」敬谢不敏的原因。(本报系资料照)

民进党说为了安全性,台铁必须公司化,但马政府八年台铁却无重大事故。为什么马政府下的台铁很安全,蔡政府下的台铁不安全,这是探讨台铁议题的前提。

2019年台铁挪用「工程管理费」1550万元作公关标案,由1450始祖春露公司得标;拿工程的钱养网军,安全性会好吗?2021年太鲁阁号事故的肇事厂商李义祥是前民进党党代表,如果他没有这个身分,他会有能力借牌投标,并且违规在假日施工?

政商不分,网军治国,这是民进党执政下公安败坏的原因,只要民进党把政治介入的手伸回来,台铁自然可以像马政府时代一样安全。而跨国比较的例子也显示,英国在1996年民营化后发生多起重大意外,可知,就算「利润导向」未必有害安全,但也绝对没有「追求利润让台铁更安全」之说。

假设台铁公司化了,试问未来的台铁公司总经理是把资金拿去投入在看不到又耗资巨大的安全维护有利润;还是「赌赌看」,省下安全维护的钱让当年财报好看,自己才有红利?「安全性」从来都是公司化的假议题。

台铁问题的本质是劳权。苏贞昌说:「保证员工工作、薪资、福利都不减损」,但民进党的保证能信吗?2016年民进党政府由政务委员林万亿、劳动部长郭芳煜与「国道收费员自救会」签下补贴协议;三年后协议跳票,政府说:「协议只代表林万亿个人意见」。

2016年华航空服员罢工,华航董事长何煖轩爽快答应七项协议,事后跳票五项,华航资方说:「当初只是为了平息罢工,不是来谈团体协约」,因此不认帐。

前科累累,不能怪台铁员工不信任民进党。再讲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如果保证台铁员工的福利都不减损,那公司化到底减少了什么成本,促进了什么效率?麦骗啊。

2018普悠玛事件后,台铁在2021年1月出版了《象龟学跳舞:台铁在逆境中坚持变革》,为当时的交通部长林佳龙宣传改革台铁的丰功伟业。书中明确提到台铁应该公司化的理由,例如现任交通部长王国材说:「国营事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没有公务人员身分的限制,而现在即使是有专业技术又有经验的人才,如果不是公务员,台铁也无法任用。」

而前任交通部长贺陈旦说:「铁路运输就是服务业,目前台铁无法像一般企业可以导入绩效激励因子,因此要脱胎换骨,就必须公司化。」平心而论不是没有道理,所以公司化只是为了帮台铁员工发奖金,那台铁工会还抗拒,不是太不知好歹了吗?

有胡萝卜就会有棒子,有「激励因子」就会有「惩罚因子」,而民进党又习惯以政治干涉专业,这才是台铁工会对「公司化」敬谢不敏的原因。另一方面,若是马政府时代台铁工会抗争,必然八方来援,现在的台铁工会却是如此孤单;民进党执政后劳工运动被打回原形,令人唏嘘。

(作者为政治幕僚)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