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震论坛》从跛豪到追龙:香港电影的认同转换

「枭雄传记片」来自于寻根潮

「追龙」的原型是1991年麦当雄担任出品人的「跛豪」,主人翁是1960年代后期到1970年代初期的香港大毒枭吴锡豪(1930~1991)。片中的「跛豪」改名吴国豪,「追龙」则改称伍世豪。

「跛豪」在香港影史上的地位,不只是当年票房季军,更掀起了以道上枭雄为主角的「传记片」新类型。包括「五亿探长雷洛传」(吕乐)、「赌城大亨之新哥传奇」(澳门赌王何鸿燊)、「四大探长」(蓝刚、吕乐、颜雄、韩森)、「香港地下司令」(东方报系创办人马惜如、马惜珍兄弟)等。

在港英殖民时代的香港,当局对「本港史」其实刻意忽视。直到1990年代初,因为主权移交接近,社会出现寻根怀旧、研究香港史的风潮,聪明的片商于是趁势推出新戏。不过为了夸大故事戏剧性,也为避免得罪当事人后裔,所有主角都以发音近似的姓名代替。因此在香港以外的市场,人人对刘德华的「雷洛」耳熟能详,本名「吕乐」反而知者有限。

然而1997究竟已进入倒数,因此仍然有一些片商避免触及的敏感地带。例如多部电影提到1956年亲国府帮派的「双十暴动」、与1966年天星小轮涨价引发的暴动,但1967年左派发起的「六七暴动」,或许因为考虑到未来「老板」,因此极少在电影中出现。

事实上「六七暴动」时间将近半年,对香港社会影响极大:举例来说,香港禁放鞭炮,就起因于当时左派「满地波萝」到处安置炸弹;香港警察也因处理暴动的表现,1969年获得英国政府颁赠「皇家」头衔,以往其实并不能称「皇家警察」。

功夫片中的民族意识

由于甄子丹出身功夫片,即使演的是瘸腿的跛豪,在受伤之前,照样有不少武打动作。功夫片,也是香港电影的一大特色。

功夫电影的兴起,当然要归功于李小龙。从1971年的「唐山大兄」开始,李小龙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两年间,完成「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把中国功夫推向全世界。

后人(主要是华人)提及李小龙功夫片,几乎永远将其视为民族主义的代表—即使现实世界的李小龙是美国公民,娶了美国白人妻子。他虽然师承叶问咏春门下,但自创的「截拳道」致力于打破门派,结合拳击、跆拳道、西洋击剑、摔角等各国武术,并对传统武术的练习方式多有批评,绝不局限于传统的「中国功夫」。李小龙在美国时,与美国空手道大师如乔路易斯、罗礼士等人相知相惜,彼此切磋,更跳出华埠以往「中国武功不能教给洋人」的陋规。而李小龙的全球影迷,跨越国界、种族,甚至剧中大打日本人的「精武门」都能在日本受到欢迎。

然而,这样一个被西方人认为超越国家、种族、门派界限的象征,华人却总把他局限于「精武门」中的民族主义英雄陈真:摔破「东亚病夫」匾额,警告日本武术家「中国人不是病夫」,还飞踢踢破公园门口「狗与华人不得入内」的牌子,让华人观众大快人心。等到李小龙去世,港台争相拍摄李小龙传记片与「仿李小龙」电影,但引用的许多资料都道听涂说,而且一味强调中国民族主义;相比之下,西方人拍摄的李小龙纪录片,严谨考证,又不断强调李小龙的「超越性」,真是大异其趣。

等到1980年代,成龙、洪金宝的逗趣功夫片崛起,强调小人物的人性可贵,借以替代超人与民族大义,这才渐渐将中华民族主义色彩淡化。1987年的「A计划续集」,成龙饰演的清末香港警察马如龙,对着革命党人士讲了一篇「宁可做小事,不要搞革命」的庶民道理,就是这个转变的代表。

外国人角色形象与时代背景连动

外国人角色在大中华区电影里的形象浮沈,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例如1950、1960年代,日本还是中华民国重要盟邦,即使是抗战题材,但也会出现如「最长的一夜」(1965香港电懋)之类,让「好日本人」担任男主角。

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外交横逆接踵而来,1972年日本也承认中共,从政府到民间,更自认是被「以怨报德」。在此氛围下,同年的「精武门」大卖,后来的民初功夫片,反派也清一色是「洋人+汉奸」。国民党营的中影公司,更接连推出多部以抗战为背景的战争片。片中的日军,不是折服感佩于黄埔军魂,就是死在国军枪下,让戏院观众鼓掌叫好。

随着民族主义的退潮,功夫片中的洋人不再清一色是反派,也开始出现「好外国人」。1991年徐克的「黄飞鸿」,片中的洋神父,不但替黄飞鸿作证解困,最后甚至为了救他而牺牲。1994年陈嘉上的「精武英雄」,同样由李连杰主演。大坏蛋当然还是日本人(周比利饰),陈真的角色设定却变成负笈日本的留学生,还与樱花姑娘(中山忍)成为爱侣;由仓田保昭饰演的日本黑龙会高手,对军国主义的不屑也溢于言表。

2006年,李连杰在于仁泰的「霍元甲」演出陈真的师傅霍元甲。片中霍元甲之死,当然还是日本人的阴谋,但日方高手田中安野(中村狮童)却光明磊落,不但与霍元甲惺惺相惜,发现自己同胞下毒后,还搀起弥留的霍元甲,大声向全场宣布:「霍元甲获胜!」

然而到了近几年,外国人在功夫片中的「道德指数」,又开始走下坡。2010年的「叶问二」,片中的英国拳王「龙卷风」极尽嚣张跋扈,完全不把中国人当人看。在比赛中也屡次出现钟响后出拳的贱招。到了「追龙」,剧情架构与「跛豪」的一大相异点,就是增加了集贪财、好色、羞辱中国人....等所有负面性格于一身的英国亨特警官。片子更不断强调,英国人如何贪污腐化,如何欺压中国人。相较于廿年前,「好外国人」似乎又从功夫片中绝迹了。

究其原因,当然是出自中国崛起,大陆观众的口味,成为华语电影最需要考量的市场要素。每年大陆的抗战剧总共要「消耗」七亿日本兵,自然香港片商不能不起而效尤,虽然作不到如吴京「战狼二」般,让中国特种部队打进非洲,至少可以让历史里的外国人坏到掉渣子,最后死得愈惨愈好。

更有趣的是,如今在大陆,骂日本似乎是政治正确,似乎每个人都怀抱国仇家恨;然而从1972年双方建交以来,至少前卅年彼此的关系,远不如后来紧张。在北京还仰赖日本ODA援助的时候,自然宣传机器不便过度地鼓动反日、不会火力全开提醒民众关于抗战的记忆。在这段期间内,日本性格男星高仓健,随着1979 年「追捕」进入中国大陆,一度类似邓丽君,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民众的集体偶像。

随着中国大陆崛起,愈来愈不需对日本拿人手软,愈来愈想要想要「走出去」;另一方面,日本右派也因北京的崛起,愈来愈鼓吹「中国威胁论」。交相激荡之下,在大陆与香港的电影中,外国人的奸恶程度,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反正只要一洒「仇外狗血」,就是票房的保证。

2014年11月,83岁的高仓健过世,大陆社群网站上出现大量追悼的发文。然而一如高仓健在「铁道员」中饰演的即将废线小站站长,在他与世长辞之后,「好日本人」在大陆的主流戏剧中,也成了不复再见的明日黄花。

民族情怀当然是电影里可以反映的一种情绪。但过于偏颇的扭曲,就无异于牺牲电影艺术来为政治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