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国际太空站遭拒被迫自建 陆晶片业或复制相同路径

中国许多科技都是因遭到封锁而转向自主发展,这次启用自建的太空站也证实了自行开发太空科技的实力。图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内民众参观天宫空站的天和核心模型。(图/新华社

中国首个自主建造的太空站启用引起全球瞩目,这是中国太空探索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大陆自行发展太空站,与其他多种航空航天国防的技术发展路径,有非常相似的历程,就是在美方主导的西方国家进行技术封锁后,被迫自主研发关键技术,此后才出现突破性发展。未来是否会在其他遭技术封锁的领域上获得突破,很多专家都认为,这也只是时间问题。

大陆神舟12号载人飞船将3名太空人送入自建的太空站核心舱,是中国太空科技极为重要的历史进程预计今后将按计划进行11次发射任务,包括3次太空站舱段发射、4次载人飞船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并在2022年完成大空站在轨组装建造,建成与国际太空站媲美的大型太空实验室

20年前中国已计划加入国际太空站,却因美国的阻挠而未能成功,最后被迫自行建造太空站,而此一天宫太空站未来可能成为轨道上唯一的太空站。图为中国太空人进入太空站。(图/新华社)

《多维新闻》指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被国际太空站(ISS)拒之门外,当年国际太空站在1993年由美国、俄罗斯、11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法国、德国、义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巴西共16个国家联合建造,2010年完工后开始全面使用阶段,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工程。

虽然国际太空站由16国联合打造,并由美、俄、欧、日、加共同运营,但主导方还是美国,中国从2000年就开始计划加入国际太空站,并列入第10个5年计划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下,但始终被美国拒于门外,主要原因就是担忧中国航天技术快速发展会对美国的优势构成威胁

报导说,2003年大陆神舟5号成功返回后,参与过阿波罗计划登陆月球的美国太空界元老艾德林(Buzz Aldrin)曾呼吁,美国太空总署(NASA)应考虑在国际太空站接纳中国的太空人。当时虽然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数国家都认同此一看法,2007年10月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公开表示,中国期望与美国开展在航天领域合作,成为国际太空站计划第17位合作伙伴,但是始终未获美国正面回应。

直到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沃尔夫条款》冻结了中美官方航天合作,中国彻底被国际太空站拒之门外。既然参与国际太空站已经绝望,中国只好独立自主地进行太空站计划。

图中是做为天宫太空站补给用的天舟2号货运飞船,以长征7号遥3火箭发射。相较之下,国际太空站一直是用俄罗斯使用数十年的联盟号载运飞船进行补给。(图/中新社

中国太空站系统设计师杨宏今年5月受访时说:「国外的长期封锁反过来逼迫中国进行自主创新。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我们不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跑,甚至说就算我们想跟着别人后面跑,人家也不带我们玩儿,所以必须要独立自主发展,立足于中国自己的力量来进行研发。」

目前16国合作的国际太空站使用寿命大约在15年至20年间,预计于2024年左右退休。因此中国太空站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近地轨道上唯一的太空站。而这种因遭到封锁反而成为发展助力的科技发展进程,也让许多专家认为,在目前普受关注的半导体技术上可能会再次复制这个模式。全球最顶尖的荷兰光刻机制造商ASML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尼克(Peter Wennink)表示,现在尖端光刻机禁止卖给中国,但中国大概会在3年后掌握相关技术,届时ASML可能就会被迫退出世界光刻机市场。至于未来尖端半导体技术是否能复制这种被封锁而超越的模式,何时可以实现,全球业界都在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