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远征:预计中国经济在四季度进入常态化进程 投资需要调结构

7月15日,中国经济半年报对外发布。如何看待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表现?支撑上半年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否会延续?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怎么走?全年通胀风险多大?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如何走?新京报围绕这些问题,连线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进行解读。

曹远征表示,从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常态化增长,不过,仍在恢复过程之中,消费、投资的两年平均增速还是低于疫情前的水平。预计三季度还将继续保持这一恢复态势,到四季度将会基本与2019年四季度相持平,进入常态化进程。

上半年经济表现符合预期预计在四季度进入常态化进程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据,上半年中国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曹远征表示,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符合预期。从疫情周期来看,到上半年中国经济两年平均增速达到5.3%,逐季增速还在逐渐提高,这表明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常态化增长,已经到疫情周期的后半段了。不过,中国经济还在恢复过程之中,消费、投资的两年平均增速还是低于疫情前的水平,表明恢复过程还在继续,预计三季度还将继续保持这一态势。预计到四季度将会基本与2019年四季度相持平,也就是说到今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将进入常态化进程。

曹远征提出,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三驾马车”中,出口表现很好,中国货物出口约占全球份额的15%,比疫情前提高了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投资表现平平,消费表现差于预期。综合来看,中国经济潜在隐患还是存在的,最重要的是消费还是一个弱项。

下半年出口是否会保持强劲态势?曹远征认为,下半年出口还会增长,但增速会回落。全球疫情正在得到控制,特别是发达国家疫苗注射速度符合预期,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开始恢复,这会使得中国出口市场变得稳定。目前中国出口份额已经占到全球出口份额已经很高,未来不太可能有更大份额的增长,所以未来出口将会处于稳定、降速的过程,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也会减弱。

出口贡献减弱也是中国经济回归常态的一个表现。过去十年间出口对GDP的贡献也是在逐渐下降的,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占GDP比重9.9%,是最高点;之后逐渐下落,到2018年基本回到1%,现在又重新提高。我国提出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是核心问题,要使得居民消费成为GDP的主要贡献者。相应地,投资方面也应该有积极的行动,特别在新兴制造业方面的投资、政府投资可能都要有所行动。

从消费来看,曹远征提出,短期来看供给方面的问题比需求方面更大,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对服务品的需求会大于一般消费品的需求,服务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产品是满足消费很重要的方向。长期来看,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居民收入,这就需要就业优先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投资需要调结构重点从房地产转向别的方向

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4%;基础设施投资两年平均增长2.4%,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2.0%,房地产开发投资两年平均增长8.2%。

曹远征提出,疫情期间制造业、基建和房地产投资都受到影响,目前来看制造业投资的恢复相对较好,房地产还没有回到2019年的情况,政府基建也没有,这导致投资不尽人意。最核心的是要建立新的机制,尤其是基建投资是否还需要政府去拉动,房地产是否还要作为投资的重要力量,这些问题恐怕都要重新考虑,这其中涉及到投资的结构调整、动能转换。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果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中国低碳投资规模将达到100万亿,如果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低碳投资规模将达到13800亿以上。如何把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方向,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都可能发生变化,希望宏观政策能创造一个稳定环境,调整投资结构。

对于房地产投资,曹远征认为,房地产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但重要性在减弱。中国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第七次人口普查体现出老龄化、少子化的趋势,从长期看对房地产的需求不是很强烈,这也要求把投资重点从房地产转向别的方向。另一方面,房地产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行业,对于金融行业也很重要,金融行业大概1/4的资产都在房地产中,所以也不能让房地产发生过快的转移,于是就是一个稳增长的过程。这两年我们也看到了房地产投资保持增长,增速降低。不过增速的回落是长期过程,季度变化不是很明显。

从未来看,由于中国的城镇化过程还没有结束,大量人口还在向城市转移,住房还有需求。但住房的方式可能会有变化,比如租赁可能在将来成为主要的住房形式,这样房价上涨的态势会受到遏制。新的住房需求会增长,新的住房建设会满足新的住房需求,因此房地产投资对GDP仍然会有贡献,但对房价的刺激作用是在减弱的。

货币政策要从超常规宽松走向常规宽松财政政策有收紧的可能性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1%,其中6月份同比上涨8.8%。PPI的快速上涨导致通胀风险引发各方关注。

曹远征表示,中国CPI还在低位,PPI比较高,表明价格传导机制不畅,尤其是末端企业利润会受到重要影响。这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消费的情况不是很好。

目前市场更为关注的是资产价格,疫情发生后各国货币政策极度宽松,尤其是美国,这引起资产价格大幅上涨,货币发行对资产价格有极大的传导作用。现在疫情得到一定控制,经济正在复苏,货币政策是不是要退出,宽松政策一退出会不会导致资产价格的波动,成为市场关注的问题。

曹远征表示,通货膨胀的涵义目前比较复杂。中国CPI肯定不会超过5%,PPI也在逐渐回落,资产价格受国外扰动比较大。因此,如果从传统口径的通胀来看,中国控制得很好,但要防范金融风险。

PPI与CPI的偏离,也表明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维持比较宽松的状态还是必要的。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抗疫特别政策要转弯,但不能急转弯,货币政策要从超常规宽松走向常规宽松,央行此次1万亿元降准也是这一信号的释放。实际上,3月份以后的政策就已经不断释放这一信号,比如支持小微企业应贷尽贷、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降准既增加了可贷资金,也降低了贷款的成本,这能帮助小微企业抵御PPI上涨、高成本所带来的影响。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要创造者,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对就业、消费、投资都会有帮助。

美国通胀高企,若美联储加息,会不会影响中国的货币政策?曹远征表示,美国目前尽管CPI很高,但CPI的上涨可以靠进口来对冲。过去几十年间,美国居民收入没有提高多少,但消费在持续扩张,进口也在增长,尽管货币政策比较宽松,但通胀率始终不高。最关键的是,较低的利率支持了负债消费,如果美国加息会不会将这一泡沫戳破?美联储目前没有表现出明确立场,还有待观察。

从中国来看,现在中国的货币政策基本维持不变,并且还在往更低利率方向发展,以支持实体经济,这是对的,实体经济发展起来才能为金融发展创造环境,不能一味从金融角度来看是否应该加息。

关于财政政策,曹远征提出,中国财政政策有收紧的可能性。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在增大,用债务扩张来扩大投资的能力在减弱。地方政府付息压力也很大,去年开始看到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违约。不能一味要求扩大财政开支,地方政府要平衡收支,满足付息要求,保持金融稳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顾志娟侯润芳编辑陈莉校对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