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喊「超车台积电」美媒:英特尔失策 AI热潮下沦高通收购目标

▲英特尔执行长基辛格(Pat Gelsinger)参加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资料照。(图/记者杨络悬摄)

文/中央社旧金山专电

高通向英特尔提出收购意向消息引发关注,华尔街日报分析,英特尔执行长基辛格力求转型、扩张制造业务却难追赶台积电等对手,后遇上AI崛起,市场需求转向辉达AI晶片,使英特尔沦为被收购的目标。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今天分析指出,3年前,晶片大厂英特尔(Intel)的市值是现在的2倍多,执行长基辛格(Pat Gelsinger)当时到处寻找收购机会,现在英特尔却成为被收购的目标,从全球晶片领导者走下坡有迹可循。

华尔街日报昨天披露晶片设计大厂高通(Qualcomm)有意收购英特尔的消息,引发半导体界和科技界哗然,亦反映出英特尔56年来鲜少出现的脆弱性。

报导阐述,在基辛格成为英特尔执行长之前,英特尔制造业务已出现状况。基辛格曾进出英特尔,担任过英特尔第一位技术长,他2021年回锅担任执行长并计划让公司重返前执行长葛罗夫(Andrew Grove)时期的自信荣耀。

追上台积电和三星等亚洲竞争对手是重要的一步。

基辛格接手后采取成本高昂的转型策略。他计划斥资扩张英特尔制造业务,出售产品给像高通这样的晶片设计公司,打入台积电和三星的代工服务。

报导指出,这虽然是个重大赌注,但英特尔似乎具备成功要素,英特尔拥有强大核心业务「个人电脑和伺服器晶片」,以及能够帮助成长的附属业务。

2021年夏天,英特尔拟以300亿美元(约新台币9600亿元)收购晶片代工厂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但没有成功,之后提议以5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高塔半导体(Tower Semiconductor),却传出未能取得中国监管机构批准通过而破局。

英特尔扩展代工制造起步缓慢且领导阶层几次换血,潜在客户遇到技术性失误后选择撤销业务。英特尔成本上升之际,生成式AI迅速崛起,予以重击。

投资研究机构CFRA Research分析师齐诺(Angelo Zino)说,在过去2至3年里,人工智慧的转变对英特尔来说确实是致命一击,「他们没有相对应的能力」。

AI热潮将市场需求从英特尔的中央处理器(CPU)转向辉达的绘图处理器(GPU),科技公司购买辉达产品,英特尔的产品则不断累积沦库存。

基辛格以削减成本方式支撑转型,2022年开始裁员数千人,去年减少股利发放;上个月,英特尔再传出将裁员1.5万人,并停发股利。基辛格说,「AI爆炸性成长比预期的要更剧烈」,并称这些削减是「职业生涯中做过的最艰难的决定」。

一些分析师认为削减成本有助公司改善困境,英特尔仍有可能扭转命运。

研究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瑞斯冈(Stacy Rasgon)表示,英特尔的未来取决于新一代晶片制造技术的成败,产品预计明年投产。

华尔街日报指出,英特尔仍有一个基本问题无法解决:在AI晶片支出持续强劲的情况下,英特尔的核心业务(个人电脑和伺服器晶片)预期不会快速复苏。

瑞斯冈表示,英特尔策略正确与否有待商榷,但「核心业务无法支撑(转型)这条路。不过到了此刻,他们可能也已经来不及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