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湿地杀手」保生态 金门移除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带来滨海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县府连年雇工面积移除。(县府建设处提供)

金门持续移除互花米草,自2008年至2019年间,移除面积已达111公顷。(县府建设处提供)

来自美洲的互花米草入侵金门,带来潮间带陆化的问题,金门县府10年来已移除约111公顷,目前持续在浯江溪口、洋山湾进行作业,希望遏阻这种外来强势植物在金门扩大版图,减少对本土生态环境干扰程度

县府指出,互花米草原产地美国东南海岸,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生长沼泽、湿地及潮间带,植株耐盐、耐淹、抗风浪种子可随风浪传播深达60公分滩土中,单株1年内可繁殖几十甚至上百株,由于繁殖力强、根系发达的特点,曾被认为是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却也带来潮间带陆化问题,不但破坏动植物栖地环境,更影响近海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海水水质下降,因此也被视为「湿地杀手」。

中国大陆从美洲引进至长江口后,扩散成为东南沿海最强势的入侵植物,台、金两地都可看到它们的踪迹,县府建设处近年来争取农委会经费补助,并委托社团法人荒野保护协会协助在浯江溪口、洋山湾、官澳海堤以及中兰等处,实施生长趋势调查与移除实验,自2008年至2019年间,移除面积已达111公顷。

县府今年度在浯江溪口、洋山湾等互花米草大面积且密集的生长区,持续以机械进行大面积移除,再配合人力拔除或割除,估计约1年的时间即可恢复原有生态相。机械移除过程会造成底土及微区域环境的改变,县府也提醒下海民众注意安全

民众若发现它们的踪迹,可通报县府建设处082-321254,以便安排移除作业,避免不断扩张蔓延,减少外来种对金门滨海生态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