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草打造蝙蝠馆 重现湿地生态

云林县水林黄金蝙蝠馆为重现早年湿地芒草生态建筑,与社区居民利用芒草、竹子打造1间「菅蓁草寮」街角文化馆高脚造型诉说当年居民在湿地的生活情境,完工后将做为蝙蝠展场与在地生态的研究基地。(张朝欣摄)

云林县水林乡黄金蝙蝠馆为重现早年湿地芒草生态建筑,与社区居民利用芒草、竹子打造1间「菅蓁草寮」街角文化馆,高脚屋造型诉说当年居民在湿地的生活情境,完工后将做为蝙蝠展场与在地生态的研究基地。

黄金蝙蝠馆位于水林乡苏秦村,苏秦村古地名为「菅蓁寮」,早年是牛挑湾溪的浮覆地,因遍布五节芒、甜根子草等禾本科植物而得名,蝙蝠馆为重现早年湿地建物风貌,去年12月中旬号召社区居民与生态爱好者共同打造「菅蓁寮」。

黄金蝙蝠馆负责人张恒嘉带着大家四处收集芒草、芦苇稻草,并回收竹子、栈板再利用,以竹子为草寮主要支架地板,栈板做为楼梯平台,最后编织芒草、稻草覆盖在屋顶墙面上,10余人花费半个月时间,终于完成充满古早味的「菅蓁寮」。

张恒嘉表示,「菅蓁寮」高脚芒草屋因应湿地生态而产生的特殊建物,湿地土地湿软,无法负荷砖造木造建物的重量,只有芒草屋最适合,高脚屋造型则是为了克服湿地的湿气,以免久居造成身体不适,也可防范蛇类侵扰。

张恒嘉说,蝙蝠馆为闲置卫生所改建的砖造房舍,2017年在蝙蝠馆旁兴建全亚洲最大的蝙蝠屋是木造屋,「菅蓁草寮」则以芒草生态工法打造,3种不同材质的建筑有如童话故事「3只小猪」的3种房子,日后可做为学校最佳的户外教学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