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应超前部署 算碳足迹省钱

对于欧盟本月即将提出碳边境税政府智库工研院认为「不用太害怕」,但产业必须「超前部署」。尽速建立碳足迹计算,并把供应链纳入,只要抓排碳热点并加以改良,产业减碳15%以上应无问题,如此减碳就是省钱

虽然欧盟2023年课征碳税只是试行,要等2026年全面课征影响才大。工研院绿能环境研究所资深工程黄文辉仍认为台湾应「超前部署」。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减碳」,因到时出口欧盟产品,如认证减碳多,缴的钱就可少,等于减碳就是省钱。

他表示产业现在要做的,就是赶快找技术团队计算产品碳足迹,且不仅只是计算本身制程材料的排碳热点,连同供应链中下游厂商也需要求加入计算。

黄文辉说,工研院诊断技术团队就曾帮一个护发霜产品计算碳足迹,发现9成排碳量都在瓶子上,在把材质换成低碳类后,就大幅减碳。因此只要把碳足迹计算好,找出热点,企业减碳量达15%以上应该没问题。

除企业计算碳足迹抓出排碳点,工研院绿能说工程师连振安建议国内的碳交易定价要赶快做,设置ISO14067的国际碳足迹量化指引,产业要订定到2030之后的中长期减碳目标。另外,政府也要规画与欧盟就双边排碳机制展开谈判

连振安认为,对欧盟开征碳税不用太害怕,因为我国对欧出口主要产业是电子产业,出口原物料传统产业相对没那么大。且从正向去看,碳关税也可以有助于我产业转型、建立碳资产概念,「并非不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