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咳嗽、喉咙痛不一定是感冒引起 训练吞咽肌力能显著改善
▲叶梓贤医师(中)在助理协助下,让轻安居长辈咬住四平方公分的纱布二分钟执行Saxon test 评估口干程度。(图/慈济医学中心提供,下同)
记者王兆麟/花莲报导
花莲慈济医院咀嚼吞咽健康中心团队跨科与精神医学部、家庭医学部合作,照护轻安居的失智症长者以及心莲病房病友;由咀嚼障碍科主任叶梓贤提供轻安居长者,每个月一次口腔检查与评估,包括口干程度、口腔清洁及口腔肌力,并提供正确卫教;同时指导心莲病房护理师团队照护末期病人的口干问题。
根据国民健康署的资料,台湾六十五岁以上长者约有百分之十二点八有吞咽困难,除了单纯因年龄增加而引起的退化外,也有许多人是因为疾病导致吃东西、喝水容易呛到等吞咽困难症状。花莲慈院咀嚼吞咽中心吞咽障碍科主任叶映廷指出,以花莲县目前一万个长照个案来看,患有吞咽障碍比例应该更高。
▲叶梓贤医师(左)透过移动式超音波仪量测病人(右)两颊咬合厚度。
叶映廷主任说,若能在长辈还没发生吸入式肺炎前,透过筛检,以及透过社区长照的照护能力,将有助于提升长辈吞咽能力。因此,他与咀嚼障碍科主任叶梓贤先将守护触角延伸至精神医学部的日照病房轻安居。
经叶梓贤主任与精神医学部高龄精神科主任蔡欣记初步讨论时,看诊重点以维持长辈口腔功能、减少口腔衰弱为目标;每个月进行一次口腔评估与照护,包括检查长辈的口干程度、口腔清洁是否到位、口腔肌力是否衰弱,并透过移动式超音波仪量测病人两颊咬合厚度。
▲叶梓贤医师(中)教心莲病房护理师与护佐正确口腔清洁。
叶梓贤主任指出,他去年受训的日本爱知县大府市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即以当地的老年人口腔照护为主,他也发现提升年长者口腔肌力,不但可大幅改善肌少症症状,也能提高长辈社教能力。
叶梓贤主任表示,口干程度可透过Saxon test 评估,也就是病人以咬住四平方公分的纱布二分钟,测量口中的吸水量,小于2公克即属口干;再逐一提供病人改善建议,包括口腔照护,清洁改善使用凝胶改善口干症状,或安装假牙等牙科需求,详细记录病人的牙齿状况,包括真牙、假牙、缺牙、蛀牙、残根。
▲心莲病房护理团队相互练习正确使用口干凝胶,以帮助病人改善口干,减少异味。
轻安居护理长陈巧菱表示,过去发现长辈吃东西时容易咳嗽、抱怨喉咙痛,经耳鼻喉科医师诊断才发现是咀嚼、吞咽问题不是感冒后,与复健医学部语言治疗师合作透过实证医学探讨,以专案形式协助长者改善吞咽肌力,确实有显著改善。
失智长者的吞咽问题除了语言治疗师的吞咽机能训练,还需要在外在环境工具方面用心留意,如调整长辈的餐具与饮食方式,帮忙失智长辈避免一口吃太多。
长辈如果没有牙齿、牙不好或假牙不贴合,食物煮得再软,长辈仍然容易呛咳;而且失智长辈看诊通常不耐久候,坊间牙科诊所比较少有处理躁动难配合的失智长者经验,陈巧菱护理长说,现在有叶梓贤主任协助,除检查口腔外,也可以卫教长辈保养牙齿的方法;有时还可以帮长辈调整假牙到戴得更贴合。现在轻安居长辈已经习惯每天作喉咙运动,下一个目标是与咀嚼吞咽健康中心、营养科合作提供客制化饮食,满足长辈不同牙口对食物软硬的不同需求。
针对心莲病房的病友,叶梓贤主任说,牙科可着力的部分较少,但末期病人的口干问题,可进行唾液腺按摩、使用口干凝胶来改善,减少异味,提升生活品质;先前牙科部就有口腔癌末期病人入住心莲病房,经过口干症状处理训练的护理师也可以提供专业的照护。
▲主任叶映廷提到,吞咽障碍病人多来自跨科转介病人,已着手规划咀嚼吞咽障碍一站式服务,希望能减少乡亲来回奔波的次数。
心莲病房护理长江青纯也说, 2022年6月起,安宁疗护的对象除了癌症末期、渐冻人、非癌症末期病人,末期衰弱老人也已纳入健保给付;很多吞咽障碍病人就浮出出台面,多有口腔照护的需求,因有叶梓贤主任提供相关医疗照护新知,过去不认为可以解决的口干问题,可以透过口干凝胶达到口腔保湿效果,大幅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因为吞咽障碍病人多来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老年医学科、内科、肾脏科、牙科等跨科转介病人;例如肾脏科病人可能因肾病变肌肉量变少、喝水容易呛咳,叶映廷主任提到,当病人来到吞咽障碍特别门诊后,进一步接受问诊并安排吞咽内视镜或吞咽透视摄影等仪器检查,并由语言治疗师进行吞咽评估及治疗。
目前已着手规划咀嚼吞咽障碍一站式服务,叶映廷主任指出,因花莲乡亲就医常需花时间在交通上及长照个案就诊不易,咀嚼吞咽特别门诊将提供转诊病人在当天完成吞咽内视镜或吞咽透视摄影检查以及语言治疗师依个案病况进行吞咽卫教与治疗,希望能减少乡亲来回奔波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