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龄社会将至 做好财务风险管理是根本之道

▲ 根据国发会于17日提报最新人口推估结果, 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到2070年将达46.5%,即近半数国人都是老年人。(图/记者屠惠刚摄)

● 余祖慰/朝阳科技大学保险金融管理系副教授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定义: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率超过人口7%的国家称为「高龄化社会」(Aging society),达14%则称为「高龄社会」(Aged society),达20%即为「超高龄社会」(Super-aged society)。台湾即将于2025年达到「超高龄社会」,换言之,每5个人,就有1位是老人。同时,内政部「2023年简易生命表」公布国人的平均寿命为80.23岁,其中男性76.9岁、女性83.7岁,台湾男、女性平均寿命分别高于全球平均水准7岁及9岁。根据国家发展委员会(国发会)于2024年10月17日提报最新2024~2070年人口推估结果, 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今年的19.2%,在2040年超过三成,直到2050年接近四成,到2070年已达46.5%,届时近半数国人都是老年人。因此, 本文试图从长寿风险来思考台湾面临「超高龄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衍生的问题及因应之对策,兹胪列说明如下。

超高龄社会的影响

1.对个人的影响

(1)老人普遍受歧视

在古代,老人代表智者,他们存活的时间久,经验及阅历丰富,所以古代对老人敬重。到了现代老人被视为没有价值,渐渐不受重视。

(2)家庭制度改变后,老人缺乏支持系统

古代盛行大家庭制,老人有配偶及子孙的照顾,现代以小家庭占大多数,子女成家立业之后剩下老夫妻俩人,配偶过世后成为独居老人。

▲ 古代盛行大家庭制,老人有配偶及子孙的照顾。图为全台规模最大的新屋区叶五美公祭祖典礼,逾8000子孙到场祭拜。(图/记者沈继昌翻摄)

(3)疾病增多,医疗资源不足

老人人数增加,病患越多,医疗资源不足。老人在世时离不开医疗机构,即使不经常住院,到医院门诊很少间断。

(4)收入减少,支出增加

退休后收入减少,老人的医疗、长期照顾费及其他支出相对增多。

(5)老人福利紧缩,贫穷老人生活堪虑

倘若经济持续萧条,可能老人福利紧缩,平时靠老人津贴维生的人口,生活就会更困难。

(6)心智减退,心理老化,消极的老年生活

老人的智力逐年会减退,加上身体逐年衰弱,会引起心理老化,生活方面呈现消极状况。

(7)独立生活能力丧失,成为依赖人口

当老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时,必须雇用移工或者由配偶及家人照顾。

▲ 当老人丧失自理能力时,往往必须仰赖雇用移工或者由配偶及家人照顾。(示意图/《ETtoday新闻云》资料照)

(8)亲友凋零,孤独度过余年

国人的平均寿命年年提高,台湾地区百岁以上的人瑞也年年增多,倘若配偶、子孙凋零,老人成为独居或者是单身人口到老年成为独居老人,老人如何因应?社会如何照顾?将会形成相当棘手的问题。

2. 对家庭的影响

老人倘若罹患长期疾病,就会对家庭形成重大的不利影响。包括:

(1)分担老父母的医疗费用及生活费用(2)家庭照顾者健康方面的损害,配偶或儿女照顾老人,长期操劳,可能损害健康或罹病。(3)妨碍家庭生活水准及作息秩序。(4)照顾者及家属心情紧张、压力极大或者情绪高涨。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3. 对社区的影响

社区内的高龄人口增加很多,社区就必须增加人力、物力保护并照顾老人。

(1)公共建筑设置无障碍环境,以便利行动不便老人进出。(2)社区内设置老人日间照顾机构及安养机构。(3)增设服务项目,例如膳食服务、办事服务、送医服务、协寻走失老人服务等。(4)设置社区巡查队:社区内独居老人及老夫妻核心家庭多,应设巡查队,防止窃盗潜入老人家庭中行窃。(5)设置乐龄学习中心以及休闲娱乐及运动等设备,以便利社区内健康老人学习、交谊及运动。

▲ 社区须增加人力、物力保护并照顾老人,因应高龄社会。(示意图/记者林挺弘摄)

4. 对社会的影响

(1) 劳动力缺乏

当前老年人口激增,而生育率却大幅下降,不久的将来就会人口负成长。导致将来劳动力越来越缺乏。

(2)工作人口负担加重

国发会预估2030年时,平均每2.7名青壮年就要扶养1名老人,最后到2070年,降到1名青壮年扶养1名老人,未来扶养比将持续升高,社会负担将日益加重。当扶养比持续攀高不下,对社会将带来沉重负担。

超高龄社会的问题

台湾面对超高龄社会的来临,衍生出在地老化、高龄照顾及产业发展上的问题:

1. 银发族经济安全问题

传统农业社会养儿防老观念盛行,老年时多靠子女扶养。今日社会中,银发族则靠自身的退休金或储蓄生活者逐年增加。在面临另一波少子化的袭击之下,银发族之经济来源须靠自身作未雨绸缪之规划。而政府推动维护老年基本生活之国民年金制度,以及提供长期照顾服务与未来政策性长期照顾保险制度,更是责无旁贷。

2. 银发族健康促进不足、不健康余命过久

▲ 国人在迈入生命终点之前,至少会面临「失能」或是「卧床」这二大风险。(图/CFP)

2022年国人「不健康余命」(不健康余命包括失能慢性病缠身等年数,是「国人平均寿命」扣除「国人健康余命」得之数字,不健康余命数字愈高,代表国家和社会得付出更多医疗和照顾成本)平均7.41年(男生平均6.71年/女生平均8.21年),换言之,平均需要他人或家庭照顾者照顾的时间为7.41年。因此,国人在迈入生命终点之前,至少会面临「失能」或是「卧床」这二大风险,需要他人专门进行照顾,这也代表民众必须提早准备好以下二大费用:(1)生活费用:不管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是否失能或卧床,该有的生活费用,是不可能完全不需要的;(2)照顾费用:银发族会面临「需他人照顾」的阶段,主要的原因就是「失能」或「失智」,其中唯一的差别只在于依不同「失能」或「失智」的严重性,而有照顾费用的高、低之分。

3. 少子化现象,扶老压力大,家庭功能恐将式微

2024年每3.6名青壮年扶养1名老年人口,2030年2.7名青壮年扶养1名老年人口,至2070年减少为每1名青壮年即须负担1名老年人口。当家庭成员数逐年减少的趋势下,所谓的家庭功能也将随之式微,可以预见对于在地老化高龄照顾的政策推动方面,家庭能量必然越趋不足,也使得社区所要担负起的责任与所要发挥的功能更加凸显。

4. 支援在地老化人力资源不足

▲ 「在地老化」是希望人在老化的过程中,可以留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继续生活。(示意图/《ETtoday新闻云》资料照)

「在地老化」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北欧国家,「在地老化」是希望人在老化的过程中,可以留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继续生活。换句话说,不必因为年老而搬离其熟悉的居住场所,而是居住场所配合老人重新设计安排。此一发展于1970~1980年代之间蔚为风潮,并于1990年代散布至其他先进国家,例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和日本等。由于政府倡导「在地老化」的概念,推动社区整合式服务,因此居家式、社区式照顾显得格外重要。然而,《长期照顾服务法》与「长期照顾十年计划2.0」实施后,加上社区整合式服务,扩大服务对象及服务项目,将导致长照人力缺口更大,若要顺利推行长照政策、建构完整长照体系,长期照顾服务相关人力(包括直接提供专业服务的专业人员、经政府或相关团体训练结业的半专业人员、未经特定训练之非专业人员,以及行政体系的支援人员)是最重要的关键,势必须加速补足长照人力缺口,否则将有将无兵,空有政策而无人执行。

超高龄社会的对策

1. 推动长照3.0

长照1.0(2007~2016)系以居家、社区服务为主,机构式为辅。长照2.0(2017~迄今)不仅服务对象从长照1.0的服务4类对象增至8类对象,服务项目也从原先8项再增加9项,尤其是服务方面,推动社区A(社区整合型服务中心又称长照旗舰店/每一乡镇市区1个)、B(复合型的服务中心,又称长照专卖店/每一国中学区1个)、C(巷弄长照站,又称长照柑仔店/每三个村里1个)级服务据点的多项服务。未来推动长照3.0,因应未来长照资金缺口,在长照财源部分是否以保险制或混合制取代目前税收制,并思考将政策性长照保险纳入全民健保体系。打造从健康促进、即期医疗、短期照顾、中期照顾、长期照顾、安宁照顾完整照顾健康保险制度;同时,建构居家、社区、机构、医疗、社福的一体式服务。

2. 延后退休

▲ 退休年龄不断延后,已是已开发国家的趋势。(图/视觉中国)

基于全球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先进国家退休年龄不断延后,德国、义大利、丹麦的目前法定退休年龄是67岁,目前劳动部已于2024年8月2日实施劳工年满65岁持续工作,得继续参加劳保新规定,提升老年人的二度就业机会与保障、再度活跃职场及找到生命价值。

3. 鼓励更多适龄工作者加入职场,增进劳动力

不可讳言,过去一直以来,科技业的生产线人员大多雇用年轻人,因为银发族大多做不来;有些产业过去习惯找年轻劳动力,例如餐饮、饭店业,对银发族的雇用较低;甚至有些企业不是不愿意雇用银发族,而是不知道如何用。政府于2019年12月4日公布《中高龄及高龄者就业促进法》,期以专法保障中高龄者(年满45~65岁者)与高龄者(超过65岁者)的就业权益,解决中高龄者及高龄者就业时可能面临的歧视及受刻板印象影响(如老年人应颐养天年)等问题,鼓励中高龄者投入劳动市场,毕竟劳动力老化是不可逆,政府应该依照不同产业特性,让65岁以上的劳动力受到重用,提升企业雇用意愿,同时透过经验传承及世代合作,共创社会及经济发展是政府不可懈怠之职责。

4. 鼓励生育

鼓励生育较多的子女,培养更多具生产力的小孩,将是面对超高龄冲击一项较长期的因应策略。然而,高工时与高房价却是目前台湾生育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 高工时与高房价是目前台湾生育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图/翻摄PAKUTASO)

5. 加强银发族健康的照顾

超高龄社会产生更多的老年人,而老年人是最需要健康照顾的一群人。因此,面对老年人口的增加,老人病的病患势必增多,医疗部门要做适当的扩充,增加老人的病床。此外,对于银发族的照顾和相关的服务,也需要加强。

6. 加强银发族的休闲活动的规划

超高龄社会的来临,银发族的休闲旅游受到重视,成为一项新兴的热门行业,政府应该大力规划与推动休闲活动产业,以回应其需求。

7. 投入银发人力银行

面对寿命的延长,银发族人口的增加,政府及民间均应该开拓银发族社会参与的机会。例如教育的参与、志工的参与、政治的参与、组织的参与、宗教的参与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参与。

▲ 政府及民间均应该开拓银发族社会参与的机会。(图/新竹市政府提供)

8. 推动健康乐活管理

超高龄社会是世界共同的趋势,台湾在人口长寿化的影响下,高龄化进展相较于其他国家尤为快速。因此,从长寿风险的思维来看,在新冠疫情结束之后,国人健康意识提升,面对超高龄社会的来临,保险业也正积极强化从「事后理赔」走向「事前预防」的观念,健康乐活管理尤其重要。进一步而言,健康乐活管理主要是与预防医学、健康管理、长照机构等异业合作,结合保险保障及延伸服务。

简言之,超高龄社会即将到来,政府除了做好上述因应对策之外,民众们也应该做好自己的财务风险管理,例如个人信托或是税务规划。值得一提的是,当投保商业保险于事故发生时,弥补自己的经济损失缺口时,不妨做好「事前的损害控制」(包括损害防阻与损害抑减)才是根本之道。

▲ 做好「事前的损害控制」是根本之道。(示意图/取自Pixabay)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