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頭快被削掉!楠梓驚見奈米待轉區 白喬茵批「待撞區」

高雄市楠梓区德民路这处内凹式机车待转区,被网友形容是奈米待转区,待转时「车头快被削掉了,超恐怖!」图/翻摄自左营楠梓人

高雄市楠梓区德民路有一处内凹式机车待转区,因宽度只有1.5公尺,让上班族觉得每天骑车待转时超恐怖,「车头快被削掉了」,痛批这是「奈米待转区」。高雄市议员白乔茵说,简直是把待撞区当成待转区在使用,「非常危险!」

高市交通局与警方昨天前往会勘。交通局说,楠梓区德民路与高楠公路1872巷口为T字路口,邻近德民陆桥,德民路单向为2快车道、1慢车道,是楠梓地区东西向主要干道,自2011年德民陆桥通车后即设置快慢分隔岛及本路口内凹式机慢车待转区,待转区约长5公尺、宽1.5公尺,可同时容纳2至4辆转往巷道之机慢车使用。

一名网友在脸书社团左营楠梓人发文说,每天骑车都会经过该路口待转,但有半个车头都露在外面,让她觉得「超恐怖」,这条路车流量超大,一堆卡车、货车与汽车「咻咻咻」呼啸而过,她都觉得机车头快被削掉了。

她表示,对于划设这样的待转格,「实在不知道给哪种车用?」从德民路桥大斜坡下来后,光是要转到奈米待转格,就需要一点技术了,格子又小,只能停她儿子的三轮车,重点是旁边还有个超宽但根本没什么人走的人行道,让她质疑,比例配置是否有什么问题。

网友纷纷留言「觉得危险+1」,有人说「这待转格少说奈米10年了」,还有差点车头被削掉的骑士留言抱怨「这问题一定要有人反映、超久了」。

高雄市议员白乔茵说,这处待转区简直是「待撞区」;该待转区因前后各有1棵树木,调整待转区长宽有限,单纯挖深也会使待转动线严重不佳,建议市府盘点该处用路规画,将同向分隔岛外侧车道,规画出一个机车左转专用道,让机车可以真正落实左转靠左、右转靠右的逻辑提升安全性。

交通局说,这处路口直行车比例极高、左转巷道比例低,不致于满溢待转区,若划设机车左转专用道,反导致直行空间不足,经与会单位评估暂维持现有配置,不过待转区及上游机车停等区标线模糊,交通局将加强补绘导引用路人安全使用待转区。

高雄市楠梓区德民路这处内凹式机车待转区,长约5公尺、宽仅1.5公尺,被网友形容是奈米待转区。图/翻摄自左营楠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