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江 | 生地滋阴凉血

文学欣赏,热点文摘,每日更新,天天精彩。点上方标题下《散文大家》关注。

生地滋阴凉血

作者:陈清江

为了叙述方便,将地黄统一分为鲜生地、生地(干地黄)和熟地三类。生地甘寒质润,清热凉血之力稍逊于鲜生地,但养阴生津之力强于鲜生地,滋腻性亦较小,长于治疗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发热诸证,但补血填精之力不及熟地。

生地起源较早,始载于两千多年前的中药名著《神农本草经》中,在汉唐时期,医家对生地的形态描述记载较为简单。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生地“生渭城者乃有子实,实如小麦”。至宋代,医家对生地植物形态描述开始逐渐完善,较为完整的形态描述首次见于北宋中药学家苏颂的《本草图经》中,说生地“二月生叶,布地便出,似车前,叶上有皱纹而不光,高者及尺余,低者三、四寸,其花似油麻花而红紫色,亦有黄花者,其实作房如连翘,子甚细而沙褐色,根如人手指,通黄色,粗细长短不常”。

生地茎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色长柔毛和腺毛。叶基生成丛,倒卵状披针形,基部渐狭成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皱缩,下面略带紫色。花茎由叶丛抽出,花序总状;萼5浅裂;花冠钟形,略2唇状,紫红色,内面常有黄色带紫的条纹。蒴果球形或卵圆形,具宿萼和花柱。花期4~6月,果期7~8月。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八成干。前者习称鲜生地,后者习称“生地”。生地饮片形状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主要产于河南、山东、山西,以河南省温县、武陟等地,“古怀庆府”栽培历史最长,产量高,质量佳,故有“怀生地”之称。生地的别名有生地黄、地黄、干生地、干地黄、大生地、细生地、怀生地、淮生地等。

传说有一位名叫忠义的年轻郎中,听说在远处有一座神秘的山峰,中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可以延年益寿的效果很好。出于对中药的热爱,忠义决定寻找这种中药。他穿越崇山峻岭,跋涉数日,终于来到了那座传说中的山峰。在山顶上,他发现了一片茂密的植物群落,其中一种植物引起了他的特别注意。这种植物生长在草丛中,它的叶子呈现出鲜艳的绿色,而花朵则呈现出鲜明的黄色。这正是传说中的地黄。忠义立刻明白了这种植物的重要性,并开始采集地黄后带回村庄。忠义发现生地具有卓越的补肾填精、滋阴补血的功效。他将这一发现告知村民,并将生地的疗效传播出去。生地因有显著的效果而备受推崇,成为重要的滋阴、凉血补血的中药。

古代诗人也写了不少有关生地的诗作,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采地黄者》诗中说: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作过一首《地黄》诗,描述了生地的种植及吃法、功效等:

地黄饷老马,可使光鉴人。

吾闻乐天语,喻马施之身。

我衰正伏枥,垂耳气不振。

移栽附沃壤,蕃茂争新春。

沉水得稚根,重汤养陈薪。

投以东阿清,和以北海醇。

崖蜜助甘冷,山姜发芳辛。

融为寒食饧,咽作瑞露珍。

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

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

古代中医典籍中对生地作了大量记述,比如《神农本草经》将生地列为上品,说“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遂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山中宰相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说生地“治男子各种劳伤、妇女中气不足、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祛除胃中饮食积滞,补五脏内伤后引起的虚弱,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所创制的补肾之祖方八味肾气丸,开创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的先例。

明代医家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说,“干地黄禀仲冬之气以生,黄者,土之正色,兼禀地之和气,故味甘气寒而无毒。《别录》叉云苦者,以其兼入心脾也。此乃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本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者,肝藏血而主筋,补肝则荣血调,荣血调则伤中自去。痹者血分之病,因虚而风寒湿邪客之,故筋拘李而痛,养血和肝,痹必廖矣。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者,血和则结散,故诸证自除也。其日填骨髓,长肌肉,主男子五劳七伤者,生地为至阴之药,正补肾水真阴而益血,血旺则髓满,阴足则肌肉自长。五劳七伤皆阴虛内热,真阴不足之候,甘寒能除内热而益精髓,故劳伤自除也。女子伤中胞漏下血者,阴虛则火炽而血热,火能销物,造化自然之道也。凉血益血则胞漏自止矣;下血者,血热也,凉血则下血自愈。”明代医家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说,生地“味苦、甘,气寒。气薄味厚,沉也,阴也,阴中之阳。无毒。入手少阴及手太阳,凉心火血热,俾去眼疮;泻脾士湿热,使长肌肉。骨蒸劳热可退,五心烦热堪驱。止血溢吐衄单方,疗伤折金疮要药。又治妇人月经闭绝,产后血上攻心。妊娠下血漏胎,崩中下血不止。患人脉洪多热,加用何妨;倘或脾胃有寒,切宜斟酌。”

清代医家张志聪在《本草崇原》中说,“地黄色黄,味甘性寒,禀太阴中土之专精,兼少阴寒水之气化。主治伤中者,味甘质润,补中焦之精汁也。血痹,犹脉痹。逐血痹者,横纹似络脉,通周身血之经络也。得少阴寒水之精,故填骨髓。得太阴中土之精,故长肌肉。地黄性唯下行,故字从苄。藉汤饮,则上行外达,故日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积聚,上行也。除寒热,外达也。叉日除痹,言不但逐血燥,与折跌伤筋而见血瘀血痹之症者,无不采其同入,以为活血生新之用。第书有言,服此长肉生肌,止是热除血活以后长养之语;久服轻身不老,止是病去身安力健之词,未可因此认为辟谷成仙属实也。若使血因寒滞,而犹用以生地,不更使寒益甚,而血愈出不返平!” 清代医家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行血之功。填骨髓,血足能化精,而色黑归肾也。长肌肉。脾统血,血充则肌肉亦满矣。作汤,除寒热积聚,血充足则邪气散,血流动则凝滞消。除痹。血和利则经脉畅。生者尤良。血贵流行,不贵滋腻,故中古以前用熟地者甚少。久服,轻身不老。补血之功。“

现代研究表明,生地具有生血、降压、抗辐射损伤、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强心利尿、镇静催眠、保肝、抗炎及抗氧化作用。对免疫性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传染性肝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席汉氏综合征等有一定效果。

温馨提醒,咳嗽多痰,胃口不好,肚子发胀,大便希薄,次数较多,舌苔厚腻的人不宜服用。

觉得好就点下面的“分享”“在看”,让更多的朋友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