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板+土茯苓 中医:清凉解毒滋阴润燥 ...治肾亏
▲古代中医多取用金钱龟的底板为药材使用,因金钱龟被列为保护动物故现已被禁止食用。(图/记者吕晓雯摄)
龟苓膏自中国宋朝以来即有开始食用的纪录,一般大众对龟苓膏印象多为夏季清热解毒,台湾地区在港式茶餐厅或是一般凉茶店等常见。根据维基百科记载,龟苓膏是中国两广地区流传的传统食用药品,经过多方流传之后成为一种普遍的大众庶民食物,正统的龟苓膏应是用金钱龟、土茯苓、甘草和一些中药材熬煮后待其凝固成膏状的黑色食物,但由于金钱龟为保育类动物,所以现在市售龟苓膏多用一般草龟或是泥龟代替。
龟苓膏为黑色膏状,状似仙草有浓厚中药味,除了主要的龟板与土茯苓外,其余加入的中药会依地区性而有所不同,台港地区多会在龟苓膏淋上奶精或是糖浆食用,但多半中医却认为,加糖可能会与中药一些药草特性相悖,故不建议加糖。
据悉龟苓膏的起源于宋朝末年,南宋宰相陆秀夫和御医以为在凉草粉的基础上,将宫廷中清热怯湿的养生食疗加入龟板和土茯苓改进,可为更为适合当时服用,史家认为这即是龟苓膏最初的原型,但事实上三国时即有记载,诸葛亮让士兵以乌龟加土茯苓等中药材熬汤饮用以怯湿解毒的纪录。
龟苓膏的药效主要来自龟板加上土茯苓,龟板含有丰富的骨胶原,土茯苓一般为解毒、除湿使用,《本草纲目》则记载龟苓膏:「能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攀骨痛,恶疮痛肿。」
现代则认为龟板含有人体不能自制的七种必须氨基酸,而这些氨基酸占所需氨基酸的百分之二十,因此龟板对于人体有相当的帮助,土茯苓则是含有含有落新妇苷(Astilbin)、黄杞苷(Engeletin)、阿魏酸(ferulic acid)、淀粉等,能够起到利尿、镇痛、抑菌、解汞毒等作用,因此这两者相加,正好验证中国传统医学所几载的龟苓膏可滋阴润燥,降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