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2亿打造特色球场!台中首座「国际垒球运动园区 新设备一次满足
台中市政府与中央共同出资2亿元,在外埔区兴建全台首座国际垒球运动园区,今(27)日已正式开工,预计在110年底完工。园区除了有助于培训棒垒球选手外,还可举办国内外赛事,希望能进一步带动地方发展,也盼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国的球员造访。
副市长黄国荣表示,台湾中华女子垒球代表队近年在国际型各赛事上屡创佳绩,多所学校也因此成立垒球队,使垒球运动人口日渐增加。他也提到,台中市于103年获得国际棒球总会认证为「世界棒球之都」,因此他致力开发这方面相关产业,盼能带动发展。
此外,黄国荣谈到,感谢中央补助1亿2000万元以及市府自筹8000万元,在外埔兴建国际级的垒球运动园区,活化地区将可串联海线周边观光自行车道,带动甲安埔地区观光发展。
▲台中国际垒球运动园区模拟图。(图/翻摄自台中市政府)
台中垒球运动园区共可容纳外野看台800人、内野座位区1200人,一共能有2000名观众同时在场内观赛,至于简易练习场则可提供棒垒选手基础练习及活动使用。
园区将比照大型国际赛场,建设局长陈大田提到,赛场的总楼地板面积达3158.54平方公尺,园区将兴建地上2层建筑物,包括国际赛事标准垒球主场馆及简易型练习场。其中,主场馆除了标准垒球场、休息室、器材室、救护站外,室内还规划了重量训练室、转播室、VIP室、记者室、媒体工作室、技术代表工作室等设施。
陈大田表示,整个建筑会与当地做结合,设计团队不但将外埔农业特色融入其中,更将兰草意象导入外墙上,显现当地特色。此外,园区完工后也盼朝多功能方面发展,例如提供邻近区域各级学校、社区球队练习使用,另外也将让周边绿美化,要把「国际垒球运动园区」打造成多功能的运动休闲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