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瑜上任 杜紫宸:先解决大林蒲迁村 推动石化产业转型
高雄市长当选人韩国瑜今(25)日就职,定调上任立刻「拚经济」,知名政经评论家、中华大学讲座教授杜紫宸建议,韩市长应正视高雄最大的产业是石化产业,首先应彻底解决石化产业迁移问题,以八年计划来翻转工业城市,真正让春天从高雄登陆。
「韩国瑜不能逃避石化产业,高雄最大的产业就是石化产业,」杜紫宸指出,高雄的仁武、林园、左营、大发、大社等五大石化工业区,炼油、轻油裂解、塑胶橡胶、化纤产业群聚,广义的石化产业产值超过20%,但近年出现环保、气爆等问题,亟须政府加以正视。
▲高雄市长韩国瑜今日宣誓就任,就职演说引用诗人余光中的新诗《让春天从高雄出发》作为开场。(图/地方中心摄)
「前高雄市长陈菊没有完成的高雄小港大林蒲迁村计划,韩国瑜应该完成它。」杜紫宸指出,大林蒲的迁村问题牵涉居民搬迁意愿、迁村到哪里,「这不是财务问题,主要还是沟通问题。」
大林蒲迁村是从陈菊在担任高雄市长任内就提出的计划。有别过去研议迁村后将发展成石化专区,包括迁村费、建设费,总预算上看1052亿元,光是迁村费就近600亿元;依据政院最新规划,将在原地设立「新材料循环产业园区」。
▲高雄市长韩国瑜定调上任后马上就要拚经济,中华大学讲座教授杜紫宸建议韩市长首要解决石化产业的迁移问题。(图/翻摄自杜紫宸脸书)
据了解,大林蒲迁村案共有三大方向,包括迁村计划、循环园区开发计划、循环经济试点计划;由于迁村计划是采用土地「一坪换一坪」的方式,由经济部采协议价购方式取得,因此光是迁村经费就近600亿元。
对此,杜紫宸指出,政府愿意在风电产业拿出6000至7000亿元投资,迁移石化业不到十分之一,大林蒲的迁村问题,中央政府要先投资,钱由中央出,但与民众沟通,则要靠地方政府去做,呼吁韩市长应在八年内,彻底解决石化产业迁移问题。
另外,针对高雄的石化产业发展,杜紫宸建议可参考新加坡发展轻石化产业的做法,作为他山之石。
▲中华大学讲座教授杜紫宸表示,新加坡发展轻石化工业的成功案例,可作为高雄石化产业转型的他山之石。(图/W Singapore Sentosa Cove粉丝页)
新加坡前后花了十多年填海造陆,将七个小岛连成连成一座裕廊岛,面积广达3200公顷,吸引95家国际型企业前往投资,包括壳牌(Shell)、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杜邦(Dupont)、巴斯夫(Basf)、住友及三井化学等国际集团进驻,总投资金额超过2500亿美元。
「这证明石化工业与花园城市,能在地窄人稠的国度相容并存。」杜紫宸表示,石化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众多,太多就业与石化有关,高雄不可能让石化业消灭,可参考新加坡发展轻石化产业,利润比传统石化产业高出许多,推动石化产业转型,亦能提升国家竞争力。
据行政院规划,高雄未来的新材料循环产业园区,将打造成「趋近于完全循环」,也就是追求废弃物极小化的产业园区;因此,石化业只有具有高质化特色或与新材料产业结合者,才有资格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