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笺大变革「不写药名改采成分名」 10月起牙科诊所试办

▲缺药频传,卫福部将推动处方笺以成分名取代商品名。(图/达志/示意图)

文/中央社

近年缺药频传,药界指出大多有替代药品,呼吁民众弃品牌迷思,卫福部将推动医疗单位开立的处方笺以成分名取代商品名,以利打破「原厂药」迷思,预计10月起牙科诊所开始试办。

药界过去多次倡议台湾跟上国际脚步,医疗单位开立的处方笺以成分名取代商品名,以利打破「原厂药」迷思。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副署长庞一鸣今天告诉中央社记者,因应外界需求与参考国际做法,如大英国协等,从今年10月起牙科诊所率先试办,采取2阶段渐进式执行。

庞一鸣说,牙医诊所多数已释出处方,处方笺以成分名取代商品名,初步评估执行相对简单,第1阶段申报方式不变,但医师标示药品不可替代时,必须将不可替代原因注明清楚,间接让药品可以替代,相信可逐步避免社区药局无同商品库存时,无法开立其他同成分药窘境。

庞一鸣表示,健保开办之际,因申报涉及费用一定要使用商品名,系统设计才会如此设计,「现在麻烦的不仅是习惯,系统需大调整 」,预计试办半年后,牙科诊所系统完成重设,药品处方笺再改为成分名申报。至于医院、西医基层诊所试办,视牙医成果执定,暂无时间表。

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黄金舜过去已多次提醒,多数国家医疗单位开立处方笺上不会写出商品名,「学名药写成分就好」,但台湾却采取处方笺皆以商品名为主,只要单一产品缺货,就容易出现明明有同成分、同剂量替代药,但民众却不愿意使用。

黄金舜常以过去曾出现缺货的「普拿疼」为例,他说,普拿疼是镇痛、解热剂,成分是乙醯氨酚,多达10多种可替代品项。若处方笺上写的是「普拿疼」,而非「乙醯氨酚」,一旦普拿疼缺货,药师就难以调剂。盼推动脚步加快,积极改革,让健保永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