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箋改成分名 醫、藥界掀論戰

卫福部健保署规画处方笺重大变革,药品名将改成分名。医界、药界却呈现两样情。记者曾原信/摄影

本报昨天报导处方笺重大变革,卫福部健保署将从自十月起,于牙医诊所试办第一阶段,半年后(明年四月起),处方笺上不会有药名、商品名,只剩成分名称,至于是否全面推广,则视牙科试办结果。昨引发医界与药界论战,有临床医师忧心,此举为鼓励药局进货最便宜的台厂同类药品,损及患者就医权益。药界则认为标成分名已是国际趋势。

胸腔内科医师苏一峰表示,卫福部推出处方笺大变革,未来牙医诊所处方笺上的药名将改为成分名,且取消「成分不可替代」注解,除非医师在处方笺上主动加注「不可替代」理由,但这等于直接鼓励药局采购最便宜的台厂同类药品。

「改革的过程中,有人反对,这是正常的。」药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黄金舜说,药品处方笺以成分名标示,这已经是国际趋势,而社区药局所采购的学名药,其药价也是由健保署核价。

健保署医务管理组长刘林义表示,卫福部推动学名药为国家政策,并与国际趋势接轨,而学名药与原厂药为同成分、同剂型、同疗效的药品,药品品质经由食药署验证、把关,建立民众正确的用药观念。

对此,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指出,虽然台大医院也使用不少品质优良的学名药,但长久以来院内医师习惯开立原厂药,加上医院药事委员会决议,以致使用原厂药的比率确实高于其他医学中心。建议政府严格把关学名药品质,民众有信心,才能提高使用学名药的意愿。

吴明贤表示,药品处方笺只标示成分名,这是全球的趋势,这次由牙医诊所开始,主因是牙医用药不多,不像内科药品复杂。此政策应想鼓励民众多使用学名药,减轻对学名药的负面看法。事实上,国内制药产业已有进步,部分本土学名药外销至其他国家。

新光医院副院长洪子仁说,该措施立意良善,可改善缺药困境,但可想而知的是增加医师、药师解说药品的时间,另应考量民众对替代药品的接受程度。从牙医诊所试办,可先测试民众的反应,避免全面推广,引发民怨。

「民众用药等习惯改变,恐非一蹴可几。」洪子仁说,由于许多大型医院仍偏向使用原厂药,这可能让更多民众愿意多付部分负担费用至医学中心就医,可以由资深医师看诊,还能拿到原厂药品,可能不利于分级医疗的政策。

处方笺新制 制表/元气中心 图/联合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