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中国电影叙事一个逻辑起点
解放日报7月1日报道 百年党史风华正茂,百年历程初心如磐,当下我国电影创作的重心显而易见。《悬崖之上》《1921》《革命者》《东极岛》《排雷英雄》《我和我的父辈》渐次上映,红色影片推陈出新、精彩连连。新时代红色影片坚持主流价值观表达,引导年轻一代观众跨越时间长河,深切感知红色文化的当下意义。与此同时,在叙事上更上一层楼,艺术表达浓墨重彩,风貌令人惊喜。红色文化对电影叙事模式的促进,提升了电影艺术的表达能力,潜移默化地在涵育民族精神、建构历史景观和培植文化心理等多个向度注入红色文化基因,这不仅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时代精神,而且契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和接受习惯。
追根溯源红色电影文化源远流长
任何艺术史都是由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创作勾连贯通而成的。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电影艺术在发掘红色资源、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回望中国电影创作史,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人始终把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作为重要使命,并不断地完善红色电影的话语体系。可以说,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是我国电影叙事的一个逻辑起点。
红色文化是中国主旋律文艺作品的重要叙事资源,也是中国电影的重要表现主题。我党百年历程中发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不少已被改编成电影作品,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至20世纪末,一批展现重大事件的优秀电影作品,不仅给当时的观众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而且因其突出的艺术贡献,被载入中国电影的史册。如《上甘岭》《英雄儿女》《地道战》《南昌起义》《四渡赤水》等红色精品,既忠于历史真相,也注重营构艺术再现的审美氛围,创造了庄重的历史仪式感,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每逢建党、建军、新中国成立十年大庆的年份节点,红色电影创作数量都会增加,质量也分外出彩,带给观众十年一遇的影像盛宴,同时向共和国之荣耀诞辰纪念日献上贺礼——“献礼片”因此得名。从中不难看出,我国红色电影演进的轨迹,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和思想状貌。以电影建构起来的历史场景,随着时光的流逝,沉积至观众内心深处而愈加清晰。总而言之,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红色影片,不仅在我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席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产类型电影的演化与发展。虽然时间迥异、题材不一,但这些影片呈现出共同的审美旨趣,构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化和主流审美观。
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表达,更是现实的反映。红色文化孕育于革命年代,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彰显出不同的时代价值。电影作品中真实客观的历史感、独特的地域性、人物与故事的传奇性,使红色文化的传播天然地具有了现实贴近感和艺术征服力。
新世纪、新征程红色电影领衔创作新潮
进入21世纪,红色电影创作掀起新的高潮,艺术水准也攀升至新的高度。在电影工业水平提升的背景下,先后推出了众多形质俱佳的红色影片,尤其是《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集结号》《血战湘江》等力作,在充分考虑当代观众精神需求和审美趣味的基础上,着力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力求精准反映主人公奋斗的生存状态和坚毅的精神风姿,凸显电影主创人员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觉,有力表明了红色文化基因在21世纪中国电影创作上的延绵与发展。
军事题材是红色电影中的重要类型。《建军大业》《百团大战》《集结号》《血战湘江》《古田军号》等具有雄浑气象和不俗品质的电影作品,以壮阔宏大的场面再现军事场面和战争原貌,以精致细腻的笔触描摹领军人物风采,借助影像叙事追溯和还原革命斗争历史场景,以此强化观众的在场感和代入感。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古田军号》采取跨越时空的影像表达方式,以军号、毛笔、地图、领章等诗意化的符号,全景式展现了革命领袖带领红军战士历经艰难曲折,在绝境中探寻真理火种和开辟革命道路的非凡历程,是一部深情回望革命历史、用电影艺术培根铸魂的作品。建军90周年献礼之作《建军大业》,揭示了一支正义之师、胜利之师的历史原力,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具有史诗般的宏阔主题和时代指向。
重大政治事件也是红色电影聚焦所在。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同年9月16日《建国大业》问世,该片上映一个月后创下近四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当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高涨饱满的爱国热情、祖国情结,与高品质的电影创作、制作相结合,加上‘众星闪耀’的明星效应,激发出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事件。”评论认为,《建国大业》开启了国产电影新主流大片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扩大了主旋律电影受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群体。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建党伟业》,时代跨度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讲述共产党人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为民族赴汤蹈火的历史故事。
人物传记片同样是红色电影最为擅长的类型题材之一。曾获第25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的电影《张思德》,以真实历史细节与浓郁时代氛围建构了一个血肉丰满的淳朴军人形象,将英雄人物从神坛拉回到人间,不仅填补了大众记忆的缺失,而且引导观众走进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感受革命前辈熠熠生辉的革命精神。片头“谨以此片献给平凡而光荣的先辈”的致敬中,“平凡”与“光荣”很好地定义了每一个革命军人的价值。
无疑,几代电影人对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光辉岁月的表现,是一种历史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美学探索,折射出当代中国电影叙事的理性、成熟和自信。
“只有当你了解中国的历史在过去四分之一的世纪中所经过的那种突出的孕育过程的时候,这个问题才能得到答复。这一孕育的合法产儿显然就是现在这支红军。”20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通过在西北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写下了这样的话。取材于斯诺报告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的同名电影于2019年推出,讲述了83年前那位著名的美国记者,如何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责任感,冒险深入陕北,对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并第一次向全世界揭示了“红色中国”的秘密。他庄严预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电影精神图景的基调和底色。在此基础上,电影作品要在历史纵深地带赋予人物以真实而丰富的形象与情感,表现风云激荡的革命大潮中个体命运的悲欢离合与跌宕起伏。红色文化,是无数革命志士意志和精神的凝结与升华,蕴藉着强劲的精神力量和丰沛的人文动能。尽管不同的主旋律电影呈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方式是变化的,但它们内在的精神实质都是一样的。而这种内在的精神实质既然能被斯诺这样的外国友人感知到,也能被中国以外的世界所感知到。红色文化的底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底色,并无二致。
红色文化传播的实践表明,一种文化形态的形成并能影响持久,必须有大量人群在较长时间内不间断地坚守和传承。传承的核心是其精神内涵,传承的关键在于艺术形式。纵观我国红色文化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红色电影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发新的表述,由对人物外在环境的摹写不断转向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发掘。但无论如何变化,电影传承红色文化所涵纳的奋斗精神始终在接力、在传递。
在新时代语境下,一批具有坚定价值立场和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影片,陆续成为我国红色电影长廊中的重要作品,如《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等。这些蕴含红色文化基因、洋溢理想主义激情和氤氲英雄主义气质的影片,它们也具有向海外传播、凸显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潜质。
红色文化的魅力在于蕴含其中的爱国、信仰、奉献、牺牲等精神内核,这些精神内核浓缩呈现了我们党的奋斗历史和探索历程,体现我们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价值取向,也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找到落脚点和共鸣点。红色文化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具有历史感也葆有现实性、世界性。(刘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