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瑜改写了台湾政治叙事逻辑
17日晚间,群众自发参与韩国瑜的高雄凤山造势大会,在完全没有动员的情况之下,12万群众如痴如狂地嘶吼、呐喊,乃至散场久久不愿离去,热情洋溢。这场活动之所以震撼全台,不仅人数创下纪录,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谓的深绿「老根据地」,竟有10万青天白日旗飞扬,所以,能够被惊呼为「翻转」。我也有幸恭逢盛会。
韩国瑜虽然能说善道,但长期以来却是国民党内的边缘人,并未受到太多的重视。在国民党南部候选人普遍畏战怯战的时候,被送来高雄当炮灰。此时正当国民党被民进党政府的「党产会」、「促转会」抄家灭门的倒楣之际,韩国瑜还恳求国民党中央,参选也至少要有碗卤肉饭的卑微资源。韩国瑜的处境吸引了高雄人民的广泛同情。
再者,长期以来高雄虽然是台湾的第二大城,本质上却是一个港口与加工出口发展起来的劳工城市,再并入拥有大量农业人口的原高雄县。很多高雄人愤愤不平的是:高雄却一直是台湾政治上的边缘角色,也是台湾经济发展上可供牺牲的炮灰,长久以来自认的南北资源权力上的分配不公,与其说韩国瑜的处境吸引了高雄人民的广泛同情,也许更多的是高雄人民在这个失业17年、好不容易找到卖菜工作的韩国瑜身上,看到了自己不平身影的投射。
民进党常用的「党国权贵」、「富二代」、「政二代」等大帽子,扣不到韩国瑜的身上,反倒可以不偏不倚地套在民进党自己的候选人陈其迈的身上。于是,正如吕秀莲戏称「人生的鲁蛇」(Loser)都靠向韩国瑜了,等于表明这场选举还带着一定程度的阶级反叛属性。但正确地说,是「受苦的人民」投向了韩国瑜,一如韩国瑜引用苏乞儿所言「皇帝有能,哪来乞丐?」韩国瑜俨然已取代民进党,成为社经弱势者的代言人,这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叙事逻辑」的改变。「叙事逻辑」是政党的精神灵魂。传统上民进党的核心叙事逻辑是「守护咱们的宝贝—台湾」,因此台独的目标是为了守护台湾,反核的目的也是为了守护台湾,所以「台独」与「反核」成为民进党的两大神主牌。韩的出现让南部长期根深柢固的叙事逻辑出现松动。韩式叙事的方式浅显易懂,「货卖得出去」等于农渔产品可以销陆;「人进得来」等于陆客也可来台。而这种阶级叙事的翻转,其实也潜藏在两岸叙事的翻转。不管个人国族的情感归属为何,朴实的人民肯定同意两岸和平共同繁荣,这样的庶民语言,比ECFA、服贸、货贸、九二共识等更接地气地让黎民百姓能够接受理解。还有弥漫在南台湾上空挥之不去的雾霾,在在都重创了民进党长期以来反核主张的正确性与正当性。
在民进党的叙事里,高雄早已转化为美丽的宜居城市。但近年高雄却逐渐衰微沦为第3大城。高雄人民的生活明明就每况愈下,出门戴口罩,全民买水喝,这样的高雄怎么会是一个「宜居城市」?却天天听民进党执政者自吹自擂如何进步、如何改革,虚掷公帑而不手软在各种华而不实、效益甚差的重复建设上。只是南部民众长久浸润于民进党叙事逻辑的牢笼里,直到韩国瑜揭穿了国王的新衣,才突然发现原来高雄母亲真的又老又穷。
这次选战,好多民进党人都哭了。他们实在不明白怎么以前省籍矛盾、阶级矛盾、台湾悲情、XX价值等叙事一抓就灵,选前爆料一击毙命,顺风顺水地打了20年选战,怎么突然就不行了?韩国瑜更展现了超越的高度,提出了以正向的「包容」作为高雄价值,选举中他从不口出恶言,公开表达不认同党主席吴敦义的影射作法,更回唱詹雅雯歌曲向她致敬。这些都已经让他站在制高点上,逼着让对手跟着他向上提升。他的造势现场充满庶民的欢乐与希望,对比出省籍地域、台湾悲情、惊天一跪等操作的黯然失色。
韩风骤起,深绿的老根据地都已岌岌可危,民进党甚至以全党之力尚且陷入高雄「围点打援」的苦战中,这象征着民进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土石流。不论胜负,韩国瑜的领导能力与路线论述的考验,在选后才真正要开始。(作者为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