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家洛到韦小宝 金庸颠覆武侠英雄的革命之路

武侠小说集大成者:金庸。(图/CFP)

作者马赛克

金庸的长篇武侠小说,内容基本上传统的。技巧则大量使用西方的悬疑手法、甚至电影里的「蒙太奇」。但最具颠覆性的,是他利用佛家哲学里「否定、再否定」的辩证思维,让笔下男主角的不断转型,彻底打破了传统武侠世界里的英雄本色」。

他的第一本小说《书剑恩仇录》,内容像是《水浒传》;男主角陈家洛近乎完美:出身官宦之家、地位尊贵、人长得帅学养既深、武功又好。但他的人生是失败的。为了「反清复汉」大业辜负了爱情(霍青桐香香公主),最后落得两者皆空。这个角色的影子,后来出现在《天龙八部》里慕容复的身上。

第二本小说《碧血剑》里的袁承志为忠良之后(袁崇焕之子)。出身也是很高档的。他的个人性格并不鲜明,职志是为父报仇(找崇祯算帐)。但他跟陈家洛同样陷入了「江山与爱情」的两难抉择,更因为「跟错了老板」(李自成),最后只好是出国发展,成了「海外华侨」。

第三部作品的男主角郭靖是金庸小说里最符合「侠之大者」规格的,除了有侠义心肠,更严格恪守「天地君亲师」的儒家道德教条。最重要的是,他跟大多数金庸笔下男主角不一样,他不逃避,最后死守襄阳城,以身殉国。金庸特别把这个角色设计一个不挺帅、不聪明、但勤能补拙的人,让他变得更亲民,但已在某个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武侠小说里的「英雄偶像」。

相对的,《神雕侠侣》的杨过与小龙女则是对传统「英雄偶像」的一次大翻转:男的残废、女的失贞。事实上,杨过在许多方面是郭靖的相反。他大幅度挑战传统礼教;由于DNA的关系(父亲是大反派杨康),他不但背负原罪本质上也是「坏坏的」。

为了说服读者杨过成「侠」之路的合理性,金庸花了很大篇幅去叙述杨过的「本我」(id)与「超我」(super-ego)之间的心理辩证过程。所以,在描写男主角心理挣扎与情感冲突方面,《神雕侠侣》是金庸小说里层面最丰富的。杨过,字改之,他不愧是「更新人」的典范。

经历了郭靖(正)、杨过(反),到了《射雕三部曲》里的张无忌(合),作者对男主角的性格刻画却没有进一步的突破。张无忌基本上是袁承志的扩充版,只是武功更强些、感情世界更复杂些。他也是「农民革命军」(明教)领袖,只是他斗不过另一个革命领袖阴谋家朱元璋,最后他只好循着众多「金庸大侠」的老路:退出江湖逍遥游去了。

形容为《射雕三部曲》前传的《天龙八部》,在人物刻画上是一大突破。正如学者陈世骧形容的:「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两大男主角乔峰(萧峰)与段誉刚一柔,一入世、一出世,代表金庸的两个理想世界。段誉像是一会武功的贾宝玉,是金庸作品里的「新式英雄」。乔峰则是郭靖之后的另一个「侠之高峰」,也是「悲剧英雄」的高峰。

正如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辩证的是「何者为邪、何者为正」的问题,《天龙八部》里要辩证的则是「身分认同」问题:包括血缘上、权力继承上、以及国族认同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血缘上是契丹人就一定会出卖大宋、不可能成为保卫大宋的一分子?乔峰这个角色写出了历史/武侠小说中十分罕见的血缘/国族认同问题,他的悲剧渲染力是强大的,也是金庸创造的英雄里最撼动读者的。

金庸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鹿鼎记》延伸了「国族认同」的辩证问题,阐述了「满人统治的中国,未必不如汉人统治的中国」,所以「反清复明」是徒然的、也是悲剧性的。里面最大的悲剧英雄,当然是陈近南。相对的,他的徒弟韦小宝,则几乎颠覆了所有传统印象中的英雄形象:出身卑微(妓女之子、父不详),目不识丁、武艺低微、无赖好色。从陈家洛到韦小宝,金庸作品中的「英雄」到这里产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翻转。

韦小宝本质上是一个 「反英雄」,他最终保有的,是义气。这是一名江湖人的最后底线。国族认同、权位、荣誉,「最后的金庸英雄」韦小宝把这些东西统统都抛弃了。从当中可以看出金庸思想转变之大。这也反映出中共建政之后,避居香港的金庸的思想转变:世局无法改变、政治让人失望,最后值得的唯有朋友与爱情。金庸大多数男主角选择的最后出路都是「避世者」。这何尝不是金庸本身的写照?

金庸晚年曾二度跟中共政权和解,甚至协助起草「香港基本法」。但合作关系最后演变出来的结结果都不怎么好。金庸自认最喜欢的笔下英雄是令狐冲。他是一个在没有明确历史时空、险恶江湖里的「自由人」。这是金庸的理想投射。这个理想人物在现实时空里并不存在,但正如金庸所盼望的,他的作品可以永续流传,因此这个理相典型或许可以存活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