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厦试点 打破两岸旅游僵局
(图/本报系资料照)
疫情期间全球各国边境封闭,两岸交流亦近乎中止,直至2022年底大陆全面开放后渐露曙光。然而意识形态对抗的余绪尚未消弭,其中观光交流受重创更是哀鸿遍野,纵使在疫后重新开办两岸台北夏季旅展,最终我方在「官员禁止、业者许可」条件下专案通过,显见交流荣景的恢复仍需各方继续努力。
两岸交流的正常化在疫后牛步前进,双方在重启往来的机制前仍旧设定诸多前提,导致原先相对软性的民生议题,往往包裹浓厚的泛政治化倾向。本次台北夏季旅展陆方申请历程曲折,从起初拟委派中央级要员组团来台,再到临时取消降格为地方级官员,对岸的转变显而易见摆脱不了政治考量;意即倘若遵照原订计划,安排文旅部国际交流局副局长孔伦(海旅会名义)为首率团参展,不免事后我方部分舆论将评道「台湾在对等尊严的两岸前提下,成功推动旅游小两会谈判」云云,导致本次参与沦为部分公众人物作秀的公关舞台,同时中央级官员来台将陷入两岸地位平级的政治框架,简而言之弊大于利无异陷入被动,因此考虑再三后才无预警更改申请名单。
陆方申请参展的政治性思维溢于言表,我方的意识型态考量亦不落人后。本次夏季旅展陆方共计提报212人,我方最终仅核准137人、官员则全员禁止,驳回比例约1/3,意味背后诸多考虑,同时亦象征台湾重启观光交流的政策指标。
执政党首要考量即为念兹在兹的「相互尊重、对等尊严」,进而才能展开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因此若是放行中共中央级官员来台参展,无疑有效彰显执政7年多来坚守立场亦能维系两岸交流,对于政府形象乃至于明年选战自然产生不少助益。然而陆方临时取消海旅会官员参展,导致本次旅展的正面效果形同鸡肋,不仅浇熄我方原先预期借机来试探官方性质谈判的期望,同时允许地方级人员来台将显得交流降格成为省级,进而最终仅成全对岸进行政治宣传的工具,因此索性驳回所有官员的申请,用以避免无谓的纷争和风险。
两岸面对较为软性的观光交流,日渐趋向倚靠政治框架来决定日常庶务的交往,因此各方无不想方设法开展和维系双边的交流活动,方能有效降低硝烟弥漫的两岸关系。历经年初开放的曙光乍现以后转瞬沉寂,近来马办陆生团、两岸影展与金厦泳渡等活动则显见民间交流需求旺盛,其中金厦泳渡专案速审陆港澳人士往返金厦,甚至近来放宽陆配亲属小三通入境,则意味台湾释出更多的官方善意,两岸往来的密度与速度终究迎来疫后第二道生机。纵使各界日前建议透过官方性质较低的「小两会」谈判无疾而终,未来我方仍可借由近来金厦交流的热络时机,积极和陆方协调选择前述两地,进一步有效展开小两会协商,相信旅游僵局的突破亦将指日可待。(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