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心凌之爱看「小三预备队」!

▲曾受小三苦,王心凌不容第三者

作者马赛克

女歌手王心凌被传是介入隋棠姚元浩分手「小三」的新闻,这两天攻占娱乐版的大幅版面

「小三」这个被滥用的「称号」可怕如SARS,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王心凌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急着要开记者会「澄清」。

「小三」原是大陆用语意指介入别人婚姻的第三者。后来「扩大打击面」到所有介入别人感情的人,都称作「小三」。

无论是「小三」 还是「三小」,同样是不好的词,大家很都排斥。然而,「小三」很难界定,很多人连当了「小三」、或是「小三当了多久」都不知道!

记得以前看电影大决战》系列的《辽沈战役》,看到林彪指挥攻打锦州时,一纵、二纵等部队任务派遣完了,最后还宣布留着一支独立的「预备队」,一旦那一处战场有需要时, 立刻派过去「顶上」。「小三」,往往就是从「预备队」里杀出来的。

原因在于,很多人在感情世界里都不只有一个心仪对象。一旦有了「正宫」 (老公老婆正牌男友女友) ,其他心仪的对象者只好 列入「预备队」。现代人谈感情,喜欢用「暧昧」二字。或是源自日语的「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所谓「暧昧」、「友达以上」,都是预备队!一旦心仪者原有的感情世界生变,「预备队」就会伺机「顶上」。

王心凌在记者会上劈头就说:「我不是小三」!但「是不是小三」如何界定?因为尽管之前你并未正式介入,但你们可能「暗中互有好感」(暧昧)很久了,据「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说法,谁能保证这些暧昧没有影响对方的感情,甚至成为对方分手的导火线?

另一方面,很多伴侣被问及双方交往/在一起多久时,男女答案往往不一样。由此可见,许多被质疑的「小三」信誓旦旦说:「是等到对方恢复单身后,才跟对方交往」,但时间点根本很难切,它往往沦为单方面的自我辩护。只能说服自己,很难说服别人。

王心凌开记者会说明,很好,但认了这个人就是认了,强悍回击「我不是小三」, 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别人怎么说你很难管得着(你们幸福就好)。 会不会影响到事业?世事两难全,《魔戒》说:「没有牺牲,就没有获得」,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感情世界是一个比「物竞天择」更残酷的「人竞人择」世界(没有社会主义,只有赢者全拿),感情世界里谁对谁错,也很难说得清。「污名化小三」其实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偏袒「正宫」的「保护主义」。但让「小三」除罪化或去污名化,或许更符合这个真实世界面貌吧?

●作者马赛克,新北市。以上言论代表本报立场。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