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散户不理性行为 助你股海中成为大黑马

▲如何超越股市涨跌让自己维持在理性思考,就有机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金钱损失。(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记者蒲世芸/综合报导

投资人有些时候会表现得不理性,专家指出,这种行为会持续发生,如何避免让自己落入这类状况,《漫步华尔街:超越股市涨跌的成功投资策略》作者墨基尔(Burton G. Malkiel)透过华尔街专业投资人、经济学者与个人投资者的三重身分,整合个人经验,加上实际案例与产学界看法,提供给读者一些不一样的理财概念。以下内容摘自《漫步华尔街:超越股市涨跌的成功投资策略》。

文/墨基尔(Burton G. Malkiel)

过度自信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员已经指出,人们在不确定时,经常会做出不合理的判断。在这些偏误行为中,最常见的是人们经常过度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并且对未来过于乐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心理学家康纳曼指出,这种过度自信的倾向在投资人身上尤其明显。投资人比其他类型的人更常夸大自己的技巧,并且否认机运的存在。他们高估自己的知识,低估风险,还夸大自己控制事件能力

康纳曼的实验显示,只要询问受试者信赖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就可以有效修正投资人对机率的判断。所以,他提出下列问题:

根据你的最佳估计(best estimate),一个月后的道琼指数最高会涨到多少点?接着,请你决定一个比较高的数值,而你99%(非绝对)肯定,一个月后的道琼指数会比这个数值低。然后,再挑选一个比较低的数值,而你99%肯定一个月后的道琼指数会比这个数值高。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员指出,人们在不确定时,经常会做出不合理的判断。(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如果适当的执行这个指示,道琼指数比你的高(低)估计值高(低)的机率应该只有1%。换句话说,投资人应该有98%的把握确定道琼指数会在自己预估范围内。类似的实验已经应用在利率、通货膨胀率,以及个别股价等方面的预估方法上。事实上,能够精确设定信赖区间的投资人少之又少。照理来说,实际结果超出预测范围的机率只有2%,但是,实际上出现意外结果的机率却将近20%,这就是心理学家所指的过度自信。

我们可以从这些研究中得到什么结论?人们显然太过相信自己的预测精确度,于是夸大自身的技能,还对未来太过乐观,这些偏误会以各种样貌显现在股市里。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许多散户误以为可以击败市场,结果进行太多投机买卖而且交易量还过大。行为财务学家泰瑞斯奥狄恩(Terrance Odean)与布雷德巴伯(Brad Barber)长期观察某一家大型折扣券商的散户投资帐户,结果发现,散户交易愈频繁,绩效就愈差。

▲散户很容易掉入的误区就是误以为可以击败市场,结果进行太多投机买卖而且交易量还过大。(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这种对理财能力的错觉很可能源于另一项心理学研究结果,也就是所谓的「后见之明偏误」(hindsight bias)。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误,是因为人们会选择性的只记得成功的事件。你记得成功的投资,所以很容易产生后见之明,并相信「自己当初早就知道Google的股价会在首次公开募股后翻涨5倍」。

一般人很容易将所有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还经常将坏结果合理化,认为那是不寻常的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意外。历史教训对我们的影响还不如几起成功事迹。后见之明会引发过度自信的心态助长我们的错误预测,误以为世事容易。推销无效财务建议的那些人,甚至会自以为推销的是好建议。《富比士》杂志发行人史提夫.富比士(Steve Forbes)深谙这个道理,他最喜欢引述小时候祖父提出的忠告:「推销建议比接受建议还要有利可图。」

▲后见之明会引发过度自信的心态,容易助长错误预测。(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许多行为学家相信,在预测公司未来的成长能力上过度自信,会导致所谓的成长股普遍被高估。如果令人振奋的最新电脑科技医疗设备或是零售商店吸引大众的目光,投资人通常会推断这些事业将会成功、表现出高成长率,并且抱着超乎常理的自信认定这就是事实。高成长的预测导致成长股被高估,但是这种乐观的预测通常不会实现,这些公司的获利可能缩水,个股的本益比可能下跌,结果造成投资绩效低落。在预测令人振奋的公司未来的成长时过度乐观,或许就是「成长」股表现往往不如「价值」股的其中一项原因。

★本图文经天下文化授权,摘自《漫步华尔街:超越股市涨跌的成功投资策略》(新编增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