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产业要去污名化之后才能高值化

世泽

经济部推动石化产业升级,中油公司2011年末,与16个产官学单位签署成立石化产品高值策略联盟,研发技术、提高产值,期望为石化产业另创一个春天,其实石化产业急迫困境污名化,不是高值化,污名化不除去,谈高值化效益不大。

经济部为国内石化产业的永续发展,确定石化高值化的策略方向,由中油公司专责推动高值化,去年12月30日正式16产官学单位签署联盟,董事长少华在签约致词指出,政府推动石化高值化的决心及远见,为台湾石化产业开启另一盏明灯新局,毕竟,对任何一项成熟产业而言,往「质」的方面发展是必然,产业价值才能提升。

经济部长施颜祥指出,国内石化年产值约1.82兆元,占GDP的12%,但研发投入过少,石化产业附加价值低,故石化高值化发展,可以稳定国内经济成长是不可不做的事。

众所周知,提出石化产品高值化,是国光石化开发案在总统马英九令下结束,经济部提出来的替代方案,把石化产业定调「量在国外,质在国内」的新石化政策,由中油公司配合经济部推动,带着石化产.官.学向前冲,中油计划投资50亿元经费研发石化新材料,效益会如何?石化业界没有太高期望!李长荣化工说,高值化技术是企业的商业机密,企业不会脱光光给别人看,况且原料供应不足,要如何发展高值化,意指推动高值化效益不高。

其实,石化产业高值化政策不是错误,而是去污名化有急迫性。回顾石化产业在台湾发展30年,给环境带来严重冲击很大,70年代让台湾这块土地不能呼吸,引发多件震憾全世界的环保事件,如林园事件、后劲五轻等,到去年反国光石化事件,环保团体提出的PM2.5(空气中污染微粒)对人体的影响等,都把石化产业与污染划成等号。

今日的石化产业,几乎已成高污染的代名词,各地抗争不断,七轻、八轻设厂无门,五轻104年要迁厂,四轻附近居民也会要求比照五轻退役,全国没有地方愿意与石化产业做邻居,石化产业如洪水猛兽般可怕吗?在这种氛围,经济部却大力推动石化产业高值,而忽视污名化潜在的危机社会正义会接受吗?

以国光石化开发案为例,悬岩十多年,转换多处建地点,从屏东嘉义云林、到彰化,从陆地找到海上,最终还是胎死腹中,葬在彰化大城海域,石化业界感叹台湾那里可以盖石化厂?石化产业当务之急,是洗清污名,让人民接受它做邻居,让产业形象可以改造。

其实,台湾石化产业的问题不在高值化,是被舆情给污名化,如果「污名」没有洗清,再多的高值化也没有用,况且石化高值化对就业市场帮助不大,环保团体依然会反对,环保团体会引用高值化只会让财团以最小的钱赚最大的利益为由反对,到时候开发厂商同样没有辩述能力,高值化的石化政策一样难以推动,台湾石化产业愿景堪虑。

洗清「汚名」,让人民接受石化产业有存在的必要,是政府及石化产业应该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后国光石化时代,石化产业当务之急的任务,不可不做。石化工业已经走过30年,在政府及民意双重压力下,对投资改善环保经费是各行各业之冠,环保改善经费占企业投资总额20%,石化不再是高污染产业,应该可以期待。

石化业斥资改善环保,无法获得人民的认同,是环保团体及石化厂附近政治人物有计划抹黑。对此,政府及石化业者对「经济、环保、政治」这混合议题,30年了始终无厘清楚,业主几乎处于弱势,完全丧失辩解能力,导致石化业被污名化,成为洪水猛兽,人民不肯接受的产业。可是对此事,石化业自己也不用心,没有向人民说清楚,是污名没有洗清的原因。

石化工业被「污名」很久,始终让石化厂商非常困扰,投资受阻,对国家发展经济不利,政府及石化业者应该学习殡葬业、仲介业提高企业形象,做石化产业形象的改革,石化工业未来才有可能根留台湾,发展高值化才能成功。

●作者黄世泽,高雄资深媒体人,主跑石化产业新闻多年。本文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