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24年第一次国庆节旅游,他从大自然中找到对抗肿瘤的力量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艾冰)“充满生机的宇宙和大自然,处处都表现出一种平衡,无论植物、动物还是人类,比如我旅行中看到一棵长满‘肿瘤’的树,依然非常茂密,是因为‘平衡’。这使我想到了很多晚期肿瘤患者,发现多个脏器转移后,只要不绝望,在积极控制肿瘤和脏器保护方面能实现平衡,在‘扶正’和‘祛邪’方面做到平衡,在手术放化疗等‘攻’和营养心理运动等‘补’之间达到平衡,就可以实现带瘤生存。”10月5日,在云南旅游的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陈小兵,在旅途中看到的树和山,都成了他帮助患者“对抗肿瘤的力量”。

陈小兵医生在大自然中阅读。受访者供图

今年国庆期间,陈小兵陪家人一起到云南,游览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云南讲武堂旧址等红色人文景区,还去滇池、石林、大理双廊古镇等自然景区看了看。

“这样陪家人休闲的十一假期,对我来讲,是参加工作24年来的第1次。”陈小兵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肿瘤医生,他十分清楚科普的重要性,此次旅游,他发现很多自然中的奇观,都能和抗击肿瘤等疾病联系在一起,所以他决定用短视频的形式,将科普生活化。

在昆明滇池边上,陈小兵发现了一棵长满“肿瘤”的树,他便想到了“平衡”对于生命的重要性。“这棵树就是典型的得了‘肿瘤’的树,不只人会得肿瘤,植物和动物也会得肿瘤,这棵树能很好地开枝散叶,一定做到了平衡,这使我想到了整合肿瘤康复理念,整合与平衡是控制肿瘤、带瘤生存的重要因素,通过保护和充分调动患者的自然力,努力让肿瘤和患者实现‘双生’,是完全可以期待的。”陈小兵表示。

石林的石头缝里生长出一棵小树,陈小兵会拍成视频发出来,告诉患者,“只要坚定信心,掌握方法,明确目标,不断和癌症作斗争,一定可以顽强地生存。”在云南吃过桥米线,陈小兵会拍成视频告诉大家,“云南米线很好吃,但不要吃的太烫了,要等晾凉一些再吃,不然容易伤害食管黏膜,增加患食管癌风险”。

“这些年,我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陪伴肿瘤患者上,也让我越来越意识到,科普临床化、临床科普化的重要性,所以这些年,无论在门诊还是在病房,我都尝试用科普的语言,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陈小兵告诉记者,通过这次难得的出游,他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是肿瘤防治的道理,未来,科普生活化他将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