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提名 隐藏民意炸弹

(图/本报系资料照)

司法院7位大法官10月底将届退,总统赖清德提名7位大法官人选遭各界批评酬庸意味浓厚,而且大部分人选政治立场偏绿,更被外界质疑赖清德将司法院应严守之超然与独立性弃之不顾,未来的立法院人事同意权将再掀起朝野对立。

副总统萧美琴指出,赖总统提名大法官有4项核心价值,包括专业性、进步性、国际化,且要兼顾理念与实务。但此次提名人选是否适格?有无失衡?可从几个面向检视。

先从最争议的「政治立场」来看,被提名为司法院长的张文贞是「民进党声请国会改革法案之鉴定人」,副院长姚立明是「赖清德竞总主委」,这两人被提名不仅酬庸意味浓厚,也透露赖想要确保封杀国会改革的决心。

其他提名人,廖福特是民进党中央党部仲裁委员,也是中天换照案听证会的鉴定人,主张不让中天换照,深绿立场鲜明。刘静怡曾任《党产条例》释宪案鉴定人,主张没违反宪法;政大教授何赖杰曾在太阳花学运时,批评时任行政院长江宜桦「历史会留下你的骂名」,两人的政治立场偏绿。而成大陈运财教授也被视为和赖清德本命区有地缘关系。

若从「背景资格」分析,《司法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的大法官资格共计6款,任何一款资格之大法官人数不得超过总名额1/3。另外《司法院大法官审理案件法》规定,司法院接受声请解释案件,应先推定大法官3人审查,而负责初步审查小组成员需由不同资格的大法官所组成,比如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或法学教授。

但检视这次提名人选包括5名教授,若加上现任的谢铭洋、蔡宗珍、陈忠五等人,教授人数明显超过1/3的法律限制,将来在初步审查小组运作上也会衍生人选配置不均的问题。

再从「法学专业」来看,这次提名3位宪法、2位刑诉法专家,相对于届退7位及续任大法官的法学专业,在民法、刑法、行政法、公司法等实体法的专业人选明显被忽略。以台湾朝向国际化商业发展、民刑案件纷争不断、行政讼诉不绝的环境下,日后宪法法庭的运作是否可符合社会期待,值得检视。

从赖清德「隐藏策略」的角度,大选时没对废死明确表态,这次提名大法官却有多人主张废死,是否意味日后宪法法庭会裁判「死刑违宪」?此次提名已隐藏了一颗民意炸弹。

大法官是司法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赖总统提名失衡不仅将引发立法院朝野对人事同意权的对立,若赖总统坚持提名人选,想利用大法官释宪权达到未来台独修宪、制宪的企图,将引爆宪政危机,对日后的台湾发展、两岸关系、区域平衡带来重大冲击。(作者为大学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