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违停时代 徒法不足以自行

(图/警方提供)

台湾交通向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议题之一,尤其是行人地狱未解之际,交通部突然紧缩民众可以检举的项目,所以才会让民众觉得「大违停时代」已经来临,而那种心中的无奈感,真不知当官的大人知不知道?

日前行政院院会通过《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修正草案,调整交通违规记点、检举等措施,未来车辆如果临停等最高罚锾在新台币1200元以下的十项轻微交通违规,将不开放民众检举,也不记点。除了这十项以外,汽车驾驶人其他交通违规也要经当场举发才会被记点,也就是说如果为科技执法或民众检举都不记点。

姑且不论这样的政策改变的背后,有没有政治性的思维或单纯的只是一种乡愿式民意的政治反射,我们最深刻的感受是原本已经混乱的交通状况,现在又变得更乱了,这些才是真正的民间疾苦。而始作俑者却是政府无法真正的体察民情,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政策的急转弯所导致的后遗症,政府似乎并没有要提出修正的可能。

然而,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政府要做出这种政策转弯的同时,并没有做出配合政策的辅助配套。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并排的问题更严重,红线违停的状况没有改善,甚至现在有更多驾驶是直接将车牌遮住,将引擎盖掀起,做出故障的假象,甚至公车站牌附近违规等等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面对这样的问题,政府好像还是不动如山,那我们还要忍受到什么时候?

其实问题都不是单一方法就能解决,而是需要有相互对应的配套,加上必须要有执行的决心。就像依据道安资讯,全国酒驾死伤人数去年整体有增加趋势,县市部分有8个县市呈现增加,但是台中市在强力执法取缔下,酒驾导致严重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确实有所降低。

经警政署统计,台中今年1至2月取缔酒后驾车1050件,执法量能为六都之首。这样的结果根据台中市政府的说法就是「增加见警率」,而这正是个人认为最需要强化的部分。

记得政府为了要改善行人地狱的状况,有提出科技执法的作法,但是随着受限或是执行上的盲点,显然整体的效果是逐渐地下滑。就像当初的违规照相一样,一旦民众知道设置的地点,只要闪过这个特定地点应该就没事,所以投机心态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加强化,这对整体交通状况并不是好的现象。

不过「见警率」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警力不足当然是首先要改变的,也要期待警方在执勤时可以更认真与确实。个人曾经对一个在执勤的交通警察直接提出检举,因为一个驾驶将车违规停在公车站前,而这个违规事件与警察的距离不到10公尺,况且这个地点的违规事件也很常见,令人质疑,难道没有检举,警察就不稽查?

台湾的交通问题是很复杂的,从道路的设计问题到执政的乡愿心态,如果连外国媒体或记者的提及都提及「见警率」的情形,那我们交通秩序的改善恐怕是遥遥无期的,至盼政府可以体恤我们生活上的不便,更不要因放任而逐渐消弭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度。(作者为政治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