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新北市转型 徒法不足以自行

◎专访新北市议员刘美芳金瑞龙

采访/金丽萍秦振家 文/秦振家 照片/秦振家、新北市议员办公室、新北市议会

转型升级的压力,正步步进逼新北市。面对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低价竞争,再加上新生代的崛起,都迫使新北市不得不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大改变。

事实上,新北市也真的已经动起来了。在今年二月,新北市依产业创新动机强弱程度等相关条件,挑选出十四项产业进行辅导。同时,也宣布三大传产创新策略,包含营造友善创新环境、导入创新触媒因应传统产业个别创新需求客制化辅导。办法有了 却看不到果效只是,办法有了,落实情况如何?长期关注地方传统产业发展的新北市议员刘美芳与金瑞龙,分别提出他们的观察。刘美芳分析,目前,新北市辅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包括筹资课程面向;从执行的现状看来,未来努力空间仍大。在资金方面,虽然新北市透过创柜板协助产业募集资金,并提供信保基金低利贷款,同时,借重地方产业创新研发推动计划(SBIR),进行经费补助,借此鼓励产业创新。但是,去年度新北市投入SBIR的经费仅有新台币3800万元,每家上限为一百万元,其中,一半还是由企业自行筹措,严格说来,辅导成效有限。

刘美芳认为,辅导成效有限,问题出在辅导经费等级设计不佳。她举例假设有一家小型制造商计划研发设计一个新的杯子,单一模具费用就需要新台币六十万元左右;一百万元的经费补助上限,对企业从事研发而言,助益有限。

因此,刘美芳建议新北市政府应邀请专家,依不同产业创新研发需求,重新制订辅导经费等级。钱给出去 收回来什么?对于新北市为传统产业所提供的辅导课程,刘美芳更直指它的缺失。刘美芳认为,传产经营者需要的不仅是该行业最新的技术发展,更必须强化「产/销/人/发/财」等管理面向,以及资讯应用能力,才能真正落实协助传产经营者建立全新思维。如何评估成效,更是要务。刘美芳强调,新北市政府持续追踪接受辅导的企业,是否得以借由研发创新实际改善经营体质。出身传统水电工的金瑞龙,更是深刻体认地方传统产业创新转型的重要。改变 从「心」开始金瑞龙表示,新北市所有的传统产业都有改变的迫切需求,特别是餐饮业和水电工等与民生直接相关的产业开始落实推动。金瑞龙在这些产业中,观察到一些可喜现象,他表示,新入行的年轻创业者,以及接班的第二代,不断注入创新元素,像是透过整齐画一的制服,塑造专业形象,也开始导入网路行销,吸引消费者等。

金瑞龙强调,传产经营者最需要的就是改变心态,愿意放弃过去旧的经营方式,转型至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并且具备说故事品牌经营力。好比一家食品工厂,可以借由故事包装,转型为有品牌故事的观光工厂,才可望再一次擦亮招牌,争取更多消费者的认同。金瑞龙也强调,新北市政府应强化产业创新辅导的效度,邀集专家学者,共同研拟符合产业需求的辅导课程,协助传产经营者改变服务心态,并且设立追踪评估机制,好让每一个辅导动作,都见到果效。

李全兴 政府不应该「补助」传统产业,如果靠补助才可以存活的产业,是缺乏实际竞争力的。但是政府必须做好基础建设教育/公共建设/行销)与辅导(知识面)。

李名伟 政府不该做的就是齐头式补助。扶助方式,就会是教导新的钓鱼方式,分析市场需求等角度来切入。最该做的是消费市场的教育,让消费者能区别好坏。 李国任 提供传统产业新项目开发补助,并且简化核销流程,但可由新项目带来的业绩,看是否要持续补助。

黄玉米(昱铭) 传产转型,政府什么都不要做。政府应该要做的是擘划未来的产业蓝图和需求。 詹益鉴 资本市场松绑跟人力市场松绑,就这两件事

【详细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第725期,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提升理财力--理财课程资讯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