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空拍机到保育区赏鸟 恐影响生态造成动物压力

水雉保育区。(图/台北市野鸟学会提供/陈王摄影

记者林育绫/采访报导

除了潜水相机,最近水陆空三栖的「空拍机」正夯,但是有生态保育员认为,在使用前应该先考量地点场所是否适合。日前在台南市官田水雉教育园区,有少数民众参观时使用空拍机,让导览员担心会对鸟类造成干扰和压力,对生态可能会有不良影响

水雉教育园区代理主任李文珍说,其实赏鸟精神与乐趣在于「距离观察」,才能看见许多不经意的、自然的、有趣及美妙的画面。当距离太过靠近,很容易让牠们感受到威胁无法放松,只会呈现警戒状态,不是自然的行为。而「空拍机」很有可能被鸟类误认为是其他具有攻击性的飞行动物,对牠也已经形成干扰,甚至可能有更多不堪设想的影响。

▲使用空拍机应谨慎选择地点,不适合在保育区。(图/记者徐文彬摄)

李文珍表示,不是完全反对空拍机,也不认为使用空拍机的人都带有恶意;而是应该考量使用的场合时机。日前她在园区带领导览时,有民众使用空拍机,在半空中发出「嗡嗡嗡」的声响,其实不算小声,也不算是愉悦的声音,已经干扰到导览过程。她认为,如果人都可以听见,也受到影响,那么水雉也可能会受到影响。虽然目前没有确切研究空拍机对鸟类的威胁,但「有时候对人类来说可能没什么,对动物来说可能影响很深远。」

因此李文珍不建议民众在保育区使用空拍机,「毕竟这个环境就是要让牠们安心复育,不适合做干扰的行为。希望游客看见时,也能帮忙友善劝说及沟通,大家一起给水雉一个友善的环境。」不只是在这里,在其他保育区或自然环境赏鸟时,都不建议太近距离观察拍摄、介入生态。

她说,水雉教育园区经营15年来,其实是很多人在共同守护这些生命,包括所有保育员、观察者、所有游客的友善对待,才有如今成果,而非一个人能够成就。很多民众对待环境和鸟类非常友善,牠们自然没有压力,在没有威胁的环境下当然不再躲躲藏藏,而愿意大方在人类面前展现天性。因此她也不希望严厉的指责,而是希望透过民众友善对待环境的感染力,让不理解的人们也能加入守护生命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