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听说读写,永远学不好语文
要想把语文学好,听说读写的确重要,但比起思考来,前者不过是表象而已。
正如一位老教师常言,“语文不过是汉字的排列组合,但若不会思考,这些字再怎么组合,也不过是寥寥数语,不值一提。”
许多孩子书读得不少,作文写得不少,但为何成绩不理想?
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
单凭一味堆积字词句,终究只学了表面。而一旦具备了思考能力,这些素材便如井水般层层升华,转化为内心真正的积淀。
思考的作用,说到底,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学语文从来不在于会多少字、记多少诗,而在于能否通过思考,将所学内容与自身生活经验融合,这才是我们所说的“学以致用”的核心。
我们追求的语文教育目标,从不是做个满腹诗书的“字词搬运工”,而是培养会思考、善表达的内心世界丰富的人。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不同角度,探讨“思考”在语文学习中的深远意义。
角度一:思考,让积累深入心灵
光会听说读写,只是积累材料、丰富词汇而已,很多孩子语文成绩上不去正,是因为只停留在“堆积”的层面。
打个比方,像是搬砖一般地背诵、抄写,词句多了,却依旧稀里糊涂,遇到新问题还是束手无策。
这就像有些家长给孩子刷题,以为题量大就能提升,殊不知这样根本就是事倍功半。
想要孩子在语文上突破,得先培养他们真正“动脑”的能力,而非一味地“动手”。
比如,有个孩子,每天抄写诗词,但抄了几十遍,依旧背不下来。后来老师让他思考每句诗的含义,他恍然大悟,诗词居然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深沉感触!
如此一来,背诵轻松多了,而不再是机械的任务。
角度二:思考,让语言成为“表达工具”
许多孩子之所以讨厌语文,是因为他们认为语文不过是填空、选择这些“死知识”的组合。
缺少思考能力,便无法感受语言的力量。
其实,语文学习应是一种灵活的“自我表达”,让人借此与他人分享内心世界。倘若只会背诵,语文学习成了枯燥的任务,难怪让孩子们对这门学科退避三舍。
记得一个学生写作文,总是生搬硬套,总写些无趣的内容。
老师一再引导,问他对生活中的细节有何想法。
渐渐地,这个学生开始在作文中分享自己对家庭、友情的真实感悟,文字灵动了许多,语文成绩也随之提升。
角度三:思考,让人具备“批判性”与“创造性”
一个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孩子,才能够在海量信息中分辨真假。
而具备创造力的孩子,才能让语言真正富有生命力。这种双重能力,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如今,信息庞杂,孩子学会甄别信息、独立思考,才能真正立足于社会。
有一次,学生们讨论网络上的新闻,一位学生因为缺乏思考,只是一味跟风转发。
后来老师引导他“用语文的思维去思考”,分析事实、判断立场,他顿时醒悟,不再是个随波逐流的旁观者,而逐渐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判断的人。
这些道理看似浅显,但要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必不可少。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呢?
解决方法,其实并不难:
那就是,培养思考力,让语文学习触达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首先,激发兴趣是关键。
要让孩子们觉得语文有趣有用,老师和家长就要善于引导孩子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语言的美。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观察日常物品,激发其兴趣,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菜的香气比果汁浓郁?”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渐渐会明白:语文的意义远超课堂,它就在生活的点滴间。
其次,要鼓励孩子们自由表达,不要让他们仅仅背诵课本的内容。
家长和老师应当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去描述生活,这样,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将不再流于表面,而是触及内心。
比如,写日记可以是自由的,不受限于课本规定的主题,让孩子们在写作中找到自我表达的愉悦。
最后,不妨引导孩子多问“为什么”。
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对生活中的现象产生兴趣,从而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另一方面,这样的思考习惯将帮助他们在面对语文难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所以说,语文学习,从来不止于书本。
思考力的培养,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阐释世界,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意义。
当思考能力渐渐内化为孩子的习惯,语文成绩自然水到渠成,学习的动力和方向也随之明晰。
而从长远来看,这种由思考力滋养的语文学习,将带领孩子们一路成长为有思想、有判断、有情怀的人。